值夜班读顾立平和俞晓群的书

2016/7/12   点击数:2293

[作者] 书蠹精的博客

[单位]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

[摘要] 今天完成了三本书:顾立平博士的《前瞻导论:形塑未来与推动政策》和《数字图书馆发展:个性化、开放化和社群化》,以及俞晓群先生的《一个人的出版史2: 1997-2002》。

[关键词]  值夜班 顾立平 俞晓群



晚上值班,是静养、修炼、读书的好时光。

今天完成了三本书:顾立平博士的《前瞻导论:形塑未来与推动政策》和《数字图书馆发展:个性化、开放化和社群化》,以及俞晓群先生的《一个人的出版史2: 1997-2002》。

台湾籍的顾立平博士是高产的后起之秀,活跃于两岸三地,其座右铭是:好做事(态度)、做好事(方向)、做事好(目标)。名师出高徒,而立之年,已经有五部专著,不可等闲视之。

《前瞻导论》系统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可供决策支持、企业战略管理、科技信息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数字图书馆发展》这是作者对用户行为研究这个他所擅长的领域进行系统的梳理,而不是和其它同类著作那样面面俱到。这是他教学成果的总结,也是博士后研究的成果。在这个领域内,作者于同年(2013)还出版了《型人导论),我上个月已经与大家分享了心得。

俞晓群的《一个人的出版史2》是他的工作日记。本以为这次就出完了,没有想到只写到2002年,连他在辽宁期间的事情还没有讲完,大概还得有一两本续集呢!俞晓群是业务型管理人才,本来就是“双肩挑”,能坚持做业务,还有文章,就已经很不错了。要坚持写日记,这不仅需要毅力,也需要勇气。正如沈昌文先生所说的那样,写日记是有危险的事情。俞晓群的父亲有类似的经历,也不希望儿子写日记。俞晓群就是坚持了下来,甚至把日记整理出来出版,这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各种补注和相关文章,还有图片,使得日记更为丰满。洋洋洒洒27万字,不仅记录了一个出版家的成功之路,也记录了那段时间内中国出版业的一个侧面。出版家对于自己的书,自然更是精益求精。书按年代排列,目录页上在每一年下概括了作者的心情,每一年的开始页就点出了该年的主要事件、主要图书、主要文章、主要人物。每一个奇数页边都有年代编号,时刻提醒读者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

编辑的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类似,都是为人做嫁衣的。俞晓群大学数学专业,改学哲学,又做出版,与我经历相似。俞晓群在为人做嫁衣的同时,更好地成就了自己,他是我的榜样。

2002年是他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日子。如果这个日记要继续写下去,我认为应该还有两集,分别是在辽宁出版集团和在海豚出版社的日记。期待中。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w8t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