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读书:书香英伦之大英图书馆(21)(图)

2015/6/23   点击数:3678

[作者] 王启云的博客

[单位]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

[摘要] 第一次去伦敦,从尤斯顿(Euston)火车站西行不远,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砖红色的建筑,一个竖长条形的黄色牌子上,镶有“BRITISH LIBRARY” 的字样,牌子上一个金色长发的小姑娘,在和一只趴在字母上的小花猫对话。大英图书馆,我多少次在心中描绘过它的模样,憧憬过它的宏大、威严和辉煌,却没想到,初次的遇见,就被这温情、可爱的画面温柔地击中。

[关键词]  大英图书馆 英国



伦敦,对于我来说,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参观,那就是大英图书馆了。

第一次去伦敦,从尤斯顿(Euston)火车站西行不远,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大片砖红色的建筑,一个竖长条形的黄色牌子上,镶有“BRITISH LIBRARY” 的字样,牌子上一个金色长发的小姑娘,在和一只趴在字母上的小花猫对话。大英图书馆,我多少次在心中描绘过它的模样,憧憬过它的宏大、威严和辉煌,却没想到,初次的遇见,就被这温情、可爱的画面温柔地击中(见图21-1、21-2)。

当我慢慢的走近,站在大英图书馆的门前,心中仍然难掩一种反复思念然后最终实现的满足和惊喜。红砖灰瓦的建筑,低低的围墙,窄窄的铁门镂空写着“BRITISH LIBRARY”的馆名,院子里来来往往或从容,或匆匆的人们,都会让你油然而生一种亲切、平等、踏实的感觉(见图21-3)。

透过这别具一格的镂空铁门,正对面是一座牛顿的巨大雕像,雕像描绘的是牛顿弯腰弓背地坐在一个大木箱上,手持圆规正俯身专心做着测绘之类的工作,起初怎么看他的姿势怎么别扭,可是等我从图书馆出来后,再看这位科学巨人时,却觉得他这个姿态非常的迷人,工作着、劳动着,是最美的。后来我每当想起大英图书馆时,眼前总是先浮现出牛顿的这幅雕像(见图21-4)。

走进读者入口大厅,立刻觉得眼花缭乱,眼睛不够用。这里好象是一个集散广场,从这里可以通向问询处、书店、展览厅、阅览室以及楼上、楼下各处,大厅的右侧有一个铜制的长型沙发,就像一本翻开的大书,有趣的是书上有一个大铁球用铁链锁在上面,是“知识的锁链”,还是警告读者“不能偷书”?不得而知。不过,这个大长椅总没有空闲的时候,有时有几个人在上面休息,有时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是坐在上面专心的阅读,这使我想坐在上面留张影的心愿一直没能实现(见图21-5)。

大厅的中央有一座茶色的六层玻璃高塔,足有十七米高,这就是著名的“国王图书馆”,是由乔治四世捐赠的乔治三世收藏的图书,有六万册之多,所有的书籍书脊朝外,透过茶色玻璃,从大厅的任何方向都可以欣赏到古色古香、华美壮观的国王图书馆。而这高高的琉璃塔下,总是坐满了潜心忙碌的读者,他们或写论文,或读书看报,或轻声交谈,这样的景象常常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分不清这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见图21-6)。

大厅的最西南角是一个书店,书店也是我的最爱,常常逛到体力透支才肯罢休。而大英图书馆的书店除了书以外,还有许多让人爱不释手的新奇玩意儿。不同时期的招贴画、挂画挤满墙面,书架上是狄更斯和莎士比亚的半身石膏像,各种图案的文化衫和手提袋,不同材质的名信片、书签、钥匙链,个个精致有趣,我在里面流连忘返,有一种每一个都想买下来的冲动,最后挑选了一套小天使图案的具有梦幻色彩的漂亮书签(见图21-7、21-8)。

同样和书店一起位于大厅西侧的,还有展览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Sir John Ritblat画廊,这里一周七天开放,免费参观,里面有许多令人大开眼界的宝贝。比如在这里能看到纸草书和羊皮书,旁边加了电子版的、能自动翻页的屏幕演示,也能看到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乐谱,还有一些老地图,甚至一些简奥斯汀等名人的手稿、笔记等,可惜这里不允许拍照。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历史的痕迹令人赞叹不已,不知多年以后,身处电脑时代的我们,能给历史留下些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见图21-9)。

展厅外面,是一面长长的特藏展示墙,竖立的抽屉式的可以拉出的展板,全部是关于一战的集邮品的收藏讲解,参观者可随意将邮票从展示栏抽出细细观赏。第一次见这样的设计,感觉非常有趣,有几个小朋友在父母的陪伴下观赏这些藏品(见图21-10、21-11)。

每一层的公共区域,都会根据空间的布局,摆放阅览座位或者休闲椅,几乎座无虚席,有些读者也会拿一本书,或者膝上放一笔记本电脑,在一些角落里席地而坐,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看到他们专注的样子,即使是游客,也会不由自主的将脚步轻下来,唯恐打扰了他们(见图21-12)。

相对于一二楼的繁忙,三楼以上的阅览空间显得安静而沉稳,这里需要读者办证刷卡进入,为不同需要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不仅能更好地保障读者的权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也是英国人的办事原则和办事风格。

因为大英图书馆的馆藏太多,又需要给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空间,所以多达600多万册的馆藏图书都收藏在深达24米的地下书库,为了解决读者取书的问题,阅览室里有水平滚筒传送带和竖式升降台,读者需要在桌前的电脑上进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就会在半小时内,自动将需要的资料达到读者所在的阅览室,非常方便快捷。可惜因为没有读者证,也没有事前联系预约,这次大英图书馆之行并没有体验到这一奇妙的服务。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来过伦敦两次,虽然每次时间都非常有限,但每次我都把大英图书馆作为我行程的开端,每次我都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花在这里,我享受着这知识的殿堂带给我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快乐。我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份职业,让我对知识以及与知识有关的一切充满敬畏和仰慕。

原文连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00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