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多情似故人,相约二城饮书香——我眼中的图书馆读书月馆员讲座

2015/5/11   点击数:2388

[作者] 王梅的图书馆的博客

[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摘要] 2015年4月23日下午2点——4点,在我校逸夫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由图书馆主办,国学社承办的“人生惟有读书好”经典阅读推介报告会在逸夫图书馆负一层召开,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王梅老师以《边城》和《围城》为例,在基本上介绍这两部书的脉络走向之间,向同学们阐述了“人生惟有读书好”,全校近200名同学前来倾听。

[关键词]  图书馆 读书月 馆员讲座



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

在书香里浸泽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

在书香里漫步的朋友,一定是难忘的知己。

2015年4月23日下午2点——4点,在我校逸夫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由图书馆主办,国学社承办的“人生惟有读书好”经典阅读推介报告会在逸夫图书馆负一层召开,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王梅老师以《边城》和《围城》为例,在基本上介绍这两部书的脉络走向之间,向同学们阐述了“人生惟有读书好”,全校近200名同学前来倾听。

先是一则简短的海报吸引了同学们。《欢迎光临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2015读书月馆员阅读推介报告会》:亲爱的同学,你觉得《围城》和《边城》这两部中国经典文学名著怎么样?人生路迢迢山高水长人生情悠悠上下求索。但书中自有黄金屋,《人生惟有读书好——以<围城>和<边城>为例》馆员阅读推介报告会即将开始。于是同学们带着一股浓浓的读书的兴趣,纷纷前来参与这个校园阅读活动。

一本好书,应该是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的;

一本好书,因该是值得我们对比分析的;

一本好书,还应该是值得我们消化吸收的。

因为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一时的受用或感动,不只是一时的美妙裕丰风景,而是你整个人思想境界的提高,它在我们人生成长方面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例如《围城》,例如《边城》。众所周知,《围城》与《边城》已经是中国现代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名著。

当同学们下午准时汇集在逸夫图书馆这座神圣的殿堂,一场经典阅读的交流与分享真的开启了它两个小时的旅程,同学们和王梅老师一样心情激动。跟随支持人轻缓而有磁性的话语,同学们缓慢步入阅读推介报告会的主题——人生惟有读书好,人生只有读书好。

那么如何阅读并对比分析它们?每个读者的独立思考与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对《围城》与《边城》我们如何欣赏?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差异性?它们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与人生有何启迪?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在王梅老师的讲解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此次读书推介报告会,王梅老师首先从图书的作者谈起,简单介绍了钱钟书和沈从文的生平及写作缘由。而对图书内容,她则请在座的同学介绍,以学生的身份讲解学生自己的看法,王梅老师再加以补充评价,这其中她还穿插分析了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让同学对该书有了大体了解。接着,她将图书介绍引入到更高层次,分享《围城》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成就,并举例说明其语言的活泼性;对《边城》她则引申到其对现代人的启发与教育意义,她说《边城》中的风景美、文字美、悲剧美和理想美能提升现代人的修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爱情中一定要学会沟通,提高效率,减少人生遗憾。她建议同学们以后读书要学会比较,学会独立思考与融会贯通。她现场将《围城》与《边城》进行比较,一个让人“心动”,一个让人“心静”,又将《围城》与其他作品比较,希望同学们心中能少一座“围城”,多一座“希腊小岛”,唯有心静做事才能持久。最后,王梅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几本逸夫图书馆的优秀书目,并声情并茂的朗诵了根据自己的图书馆工作的热情和想法,用心创作的一首小诗作为报告的结束。在报告会的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提出疑问,坦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与在场的师生分享,精彩的互动场景引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心全无一点尘。

2015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读书月经典阅读推介报告会的成功举办,在全校有利于吸引更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借阅更多的经典好书,拉近了他们与图书馆的距离。在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后,加深了对阅读经典好书的印象和感悟,从而为使经典阅读成为自己的良好习惯,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为我校形成书香校园,建设好书香校园文化,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气,做出了有价值的积极努力。

黄亚博(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2vlk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