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读书的乐趣

2015/3/8   点击数:1604

[作者] 书蠹精

[单位] 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

[摘要]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在那个年代以连环画和科普书为主。到了大学期间,从科学方法转而哲学进而各种人文学科的图书,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

[关键词]  图书 阅读 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员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在那个年代以连环画和科普书为主。到了大学期间,从科学方法转而哲学进而各种人文学科的图书,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淡。

到图书馆工作当然有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读到别人读不到的书。当时的领导说我还可以入库自己查书,于是我对图书馆的期盼越来越高。

在那个时代,读书的风气特别浓厚。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还没有如此强烈。

在那个时代没有网络,图书馆是做学问的重要途径。

于是我来了图书馆。

在图书市场还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图书馆里的不少宝贝都令人羡慕。当时青年员工里经常神秘谈论的《花花公子》,现在几乎没有人去看了。当时大家都抢着找人体艺术的热门外文书,在网络时代早已经不稀奇了。当时各个出版社如果需要翻译学术译著就得找图书馆的人,现在图书市场那么发达,出版社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原版书并谈下版权。当时大家津津乐道的《金瓶梅》等禁书,现在似乎也没有那么神秘了。

那时候,有人认为,到图书馆是为了利用图书馆,不是为图书馆所利用的。于是,不少“有志”青年到图书馆工作,却又都离开了图书馆。

我本人认为图书馆工作很有意义,一定要做好,所以没有耽误业务工作,甚至做得比一般人都好,可以说是“被图书馆利用了”。同时,我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要利用图书馆的优势。这样一来,付出就会很多,需要用双倍的时间来同时做好本职工作和自己的学术兴趣。到图书馆之初感觉到进书库是一种特权,后来有一阵几乎天天进书库,可是却不是找自己的书,而是整理满是尘土的旧书。

工作做得越来越多,可是读书却越来越少。自己有时候也想,进了图书馆那么多年,竟然没有利用图书馆的任何好处,或者说很少利用。甚至自己想读的书都自己买,因为如果去书库借新书也许别人已经借了,也许书还在采编流程中沟通很麻烦。现在书很便宜,买一本书也就几顿饭钱,也可以作为个人藏书或者捐赠给别人。我这样的行为被人认为是傻子,或者被人嘲笑为图书馆服务不好——谁会理解做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人还自己买书呢?记得我当员工的时候,看着当时的主任为了读书就是经常从流程里找书,我还挺羡慕的。这些事情对现在的人们来说都难以想象。

这几年我读书又多了起来,每年读书都有四五十本。这些书确实很少是在在图书馆里借的,一半以上是别人送的,还有一些特别想读的就自己买。因为手头书太多,有时候来不及读,就堆在办公室里,显得比较杂乱。

读书是个人的爱好。为兴趣的非功利性读书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但也是有代价的:牺牲功利性研究的时间,牺牲升官发财的机会。如果没有实力,读书的代价很高的。我在大学里读书一发不可收拾,却发现学位和生存的压力。工作以后更是如此,需要完成本职工作,需要为完成工作任务和科研任务,需要写各种文章和书,失去了读书的时间。现在似乎压力少了一些,也苦于缺少大段读书时间,最好的就是在旅途中读书。以后是否有大段纯粹读书的时间?这是我的梦想,也永远无法实现。

各种电子书方便了旅途阅读,可是有时候想读的书没有电子版,只好随身带实体书。今年过年,箱子里一下子放了八本实体书,大家都不很理解。而电子书里的书,却被我排在后面。

读书多了有人欣赏,有人佩服,有人耻笑,也有人说我是书呆子。毕竟在这个功利性的社会里,读书不是主流,作官不需要读书,当教授似乎也不需要读太多的书,作为一个图书馆员,读书并不是必须要求。期待下一代人比我们更好。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vby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