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特别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
2013/6/2 点击数:640
[作者] 王梅的图书馆
[单位] 王梅的图书馆
[摘要] 现在我们国家关于儿童阅读推广的话题很热,人们探讨的也比较多,新观点和新案例层出不穷。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儿童们本身展开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于以为儿童阅读推广,只是对儿童进行相关的活动,与其他方面例如家长的关系不是很大。一直以来,作为一个家长,尤其是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我对儿童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我们国家关于儿童阅读推广的话题很热,人们探讨的也比较多,新观点和新案例层出不穷。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但是我发现我们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几乎都是围绕着儿童们本身展开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于以为儿童阅读推广,只是对儿童进行相关的活动,与其他方面例如家长的关系不是很大。一直以来,作为一个家长,尤其是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我对儿童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多年来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儿童阅读推广的“局外人”、“旁观者”,被动而少有积极性的学习与认识。直到最近,因为参加这项“儿童阅读推广”的征文活动前后各种因素的促动,我才彻底改变了这个看法。认为在对儿童进行阅读推广的体系中,对家长的阅读推广显得更为重要,要特别的重视。说到“家长”这个话题,也许会被认为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中的“家庭阅读环境建设”中的一项,应该说这没错儿,但是我认为加强对家长的阅读推广不但是家庭阅读环境重要的一项,更是整个儿童阅读推广乃至整个书香阅读社会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因此我说要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而且还要特别的重视。这是我的强调,也是本文题目的意义所在,而这一点长时间以来恰恰被我们给忽略了。这应该说是我的一个教训性的认识,是我作为一个孩子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上没有得到阅读推广的心路历程。如果在我孩子小的时候,我能听到过这类针对家长的阅读推广的讲座,受到过相应的指点与培训,就会促进自己当年的家庭阅读环境建设,让良好的阅读效果和心灵成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体现,那么也许我今天也就没有这么大的遗憾了,而且我对儿童阅读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认识也就不这么陌生,不这么疲弱了。下面,我愿意详细一点儿的说给大家听听。
一、 因为不熟悉儿童阅读推广,所以难以下笔
因为是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一员,在年初能收到一年的征文写作的通知。例如,在2013年的3月份的一天,收到徐雁老师发来的这类通知,有四五个,其中之一就有“2013华夏阅读论坛暨江苏省童、少年阅读工作创新研讨会”的征文通知。说实话,看到这个信息,我并没有动心,甚至连想象一下都没有,倒是对其他的如“孙犁研讨会”的征文通知感兴趣。因为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虽然对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很感兴趣,但我觉得儿童的阅读推广似乎是业余性的,与我的本职工作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再说,对我本人的爱好来说,这也似乎没有什么兴趣而言。所以,就没在意,搁浅在一旁了。
待到2013年的5月13日从河北参加完“孙犁研讨会”归来,也许是还沉浸在参会期间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热情中,心情还是格外的激动,想了很多很多,其中自然有许多的梦想与热情,似乎自己对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所有形式的阅读推广的兴趣更浓了,这样就在自己的心目中连带着也打开了儿童阅读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空间。于是就想到了今年三月份看到的这则“儿童阅读推广”的征文通知。于是就打开来看,第一句就立刻吸引了我:“童年阅读、少年阅读的得失成败,决定着一个人终身学习情意的强弱高低,更对一个人的学业、职业和事业有着莫大影响。”想想,的确是这样。
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一个、一群一群的儿童、少年,出现了自己孩子小的时候的样子,尤其是还出现了有一次我在上夜班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帮儿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来到高校图书馆参观。其实,那不是什么参观,他们只是从一楼上到二楼,然后再从二楼下到一楼来,看看书架子而已。我记得当时的心情很好,因为看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小脸蛋,让你感觉到祖国的花朵在开放。当天晚上,我就写下了一篇博文《儿童来参观图书馆》,发在自己的博客里,我写有这样的一段话:“夜深时刻,一群欢快的云彩一般的幼儿园的许多小朋友来到图书馆参观——图书馆,现代社会的任何图书馆,都有对儿童敞开怀抱接受影响与教育的义务,让他们来参观,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多多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活动,让图书馆员们给他们讲许多的故事等.让儿童们与图书馆亲密接触的机会要多一些,更多一些,再多一些!”我知道,带儿童们来参观高校图书馆,也许这就是对儿童的阅读推广工作的一个很简单的具体活动吧!
也许是受这种兴奋心情的驱使,也许是受了活泼可爱的儿童少年的吸引,看着这份儿童阅读推广的征文通知,我居然动了心,跃跃欲试起来:要不就参加一下怎么样?虽然此时已经是5月20号前后,离结稿只有十天左右的时间。而且这十天还有其他要紧的事情要做,就算是争分夺秒的话,也足够累弯了腰肢赶进度的。细一想,其实自己的确是喜欢儿童,喜欢儿童阅读,喜欢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其实,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其实也是普天下的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之一,天下的图书馆是一家,那么天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也自然是同行嘛!作为一个高校图书馆员,应该热爱所有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尤其是儿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因为它们之间肯定是息息相通的。况且,正因为自己一直以来对儿童的阅读推广不怎么熟悉,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充电啊!这么一想,天地顿时开朗起来,就感兴趣起来。但这只是在自己的思想意识层面里的,处于理想状态,而一旦要付诸实际行动,让理想跨越鸿沟变为现实,也许不会这么简单的。
当我坐到电脑前,自己以前似乎没有关注到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书刊资料,仅有的可怜的一点知识和感悟根本就是捉襟见肘。所以,对儿童阅读推广的信息,我简直是两眼一抹黑,显然,即便是征文写作,光有理想状态也是根本不够的。虽然有许多网上资源,例如打开维普网络资源库,看看别人写的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文章,但是自己冷不丁的介入,显然像是一头苍蝇找不到回家的路,乱飞乱撞而已。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具体怎么写,困难就更大。最主要的隔行如隔山那感觉,觉得虽然身处高校,热爱阅读推广,但是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确很陌生。心动却无法付诸行动。而自己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似乎一点实际的经验都没有。在这个方面的确是一大块儿空白——于是不想写,写不了,与其说时间短,能力差,思考少,观察的范围窄,不如说是思想观念中存在着一种懒惰与障碍,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说到底这还是观念上的事情,总觉得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觉得儿童阅读推广是儿童图书馆的事情,总觉得与自己关系不大,总觉得儿童阅读推广不就是儿童图书馆的各种读书活动,偶尔也请家长来,还有就是分级阅读体系和儿童书籍与绘本的阅读疗法之类的举措而已。可是这些,对我这个外行还属于新鲜如初,可是对于儿童图书馆的图书馆员来说,人家却能如数家珍一般的一一道出,一一写出来。我如果要去重复的话,一是的确是有在师父面前班门弄斧之嫌疑,二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也确实写不出任何的新意,没有新意怎么能写出新意来?真的只是重复、重复而已。而这,又是何苦呢?
于是在内心深处,我是完全倾向于“中途而退”——其实还没有开始动笔写,根本算不是处于“中途”,但是我仍然愿意把自己的状态说成是“中途”,也许是有情可原的吧!因为,几天来在理想中,自己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确很热很热,想法的确是很多很多,展望也的确很远很远,这难道不是“人在旅途”中了吗?觉得自己确实忽略和忽视了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关注。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员,其实对近在咫尺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不该这样漠然的,因为我们本人都有过儿童少年时期,有自己的孩子,身边的儿童少年也不少。因此,以后这一课要补上来,多阅读一下这方面的文章,就算是对自己暂时没有什么用处,自己写文章也用不到这方面的资料,那也要看看,因为心底的热度需要,就是说心灵需要。
二、“儿童经典导读推广讲座”的视频,深受触动
虽然是打算不写了,但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总是觉得完全退出是很遗憾的事情。失去了一次可以满怀激情的阅读与写作儿童阅读推广的机会,总觉得像是有什么重大的损失一样。好比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给自己一个补偿,我就顺其自然的打开了网络上的儿童阅读推广的视频,找一个自己看着不错的视频打开来看。因为无论我是阅读有需要还是写作有需要,网络上的视频资源就特别的重要,是我必选择浏览的一个环节,这样,我才知道自己的信息水准处于什么样的地步。现在当我打开儿童阅读推广的视频来看,这一是我在给自己充充电,毕竟在心底有了这样的一种渴求;二是我在给自己补偿一下没有参加征文的遗憾,等等吧!
儿童经典导读推广讲座(2001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台中师大王财贵教授主讲的。本来不想参加这个征文活动,只是打开视频来看看。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接近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仅仅是一种了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儿吗?我的确是抱着看看而已的态度来看这个视频的。但看着看着,自己就完全被吸引过去了。看完了之后,心底很热,颇有感触,意识和思想也深受触动。想了很多很多,首先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居然没有陪孩子一块儿朗读与背诵《论语》《老子》等中华经典,使孩子在最需要经典阅读的年龄段留下终生的空白;然后是迫切的想到自己枉为一个高校图书馆员,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居然是长时间以来的陌生与虚弱!等等,因此觉得十分的遗憾。
王教授在这个视频里的讲座最吸引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家长对处于儿童少年时期的孩子阅读与背诵中华文化经典,负有不可推卸的第一责任。尽管让孩子愉快的诵读与背诵,也许孩子并不都能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但是没关系,积极的背诵就是。《论语》等中华经典只要儿童默记在心,就完全开启他一生的智慧之门,奠定他一生的智慧基础,会让他今后的一生获益无穷。例如整本的《论语》与《老子》,在规定的时间里背诵完毕,今后会成为他一生的财富。王教授以胡适在13岁之前就背诵完毕许多中华经典为例,为后来他的成大才成全才都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在当时几乎无人能比。王教授还以自己的儿子小时候背诵完整的《论语》、《老子》和《庄子》为例,这使孩子在后来的人生中似乎是自觉的形成了古朴自然、善良刚毅的人生道德的品格。
看完这个视频后,我立刻网购了包括《论语》在内的十本经史子集。虽然我做高校图书馆工作多年,但是说来非常的惭愧,我对这些古籍就没怎么读过,我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也去背诵?因此我作为一个家长的经典阅读的匮乏,导致了自己孩子经典阅读的匮乏。就是说,即使是我本人的匮乏还算不得什么的话,但是作为一个家长尤其是作为一个高校图书馆员身份的家长,因为儿童阅读推广知识和精神的匮乏,导致近在身边的孩子经典阅读的匮乏与缺失,这才是我现在最心痛的感觉。多年来因为偏见和狭隘,与这些真知灼见的中华经典总是擦肩而过,十分的不应该。这才知道自己的距差,就在于疏忽了中华经典阅读与推广的这一课,就在于自己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漠然与忽视。对孩子的缺失是无法弥补了,但就我本人的情况而言,好在不管怎么晚,也要补上中华经典阅读的这一课。在不惑之年感到这一课的重要而必要,的确是晚而不晚——伤感的无奈而已
这么看的话,这个关于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视频讲座,哪里只是对儿童的阅读推广,这的确还是对我这个家长和高校图书馆员的一场阅读推广的教育与启发,其实就是对家长的阅读推广——让家长们深受教育,感触很多,自然把中华经典的阅读装在心中,然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推广给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儿童少年。对儿童的阅读推广的前提和效果的显现,最好先对家长进行一次或者多次的阅读推广讲座与培训,这一点对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很重要,这是我在收看了这个视频讲座后,在诸多感慨之后得出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儿童整体性的阅读推广工作中,首先要特别的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努力。
三、 要特别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参加征文活动自然水到渠成
看完这个视频讲座后,确实感到自己心里有话想说要说,不说不行的那种状态。确实感觉到自己有话要说,那么自己参加这个儿童阅读推广的征文活动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于是心底很敞亮,心情很愉快,像发现了一块儿新大陆一样,发现了自己心中对儿童阅读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一块儿新的绿洲那样,不吐不快,就立刻决定并付诸实际行动来参加这个征文写作,算是对自己的这个心灵的绿洲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交代吧!很愿意自己对自己有这个交代的。因为在心底有了很多的想法,例如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儿童阅读推广?这一点特别的重要,但是我们似乎对这个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表面上现在我们的儿童阅读很热闹,在六一节前后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做的也很活泼生动,多种多样,在各大中小学校园里集体诵读经典的场景也时有出现。但是实际效果到底怎么样呢?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这些显露一时之欢的热热闹闹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自己对此想了很多很多,主要有下面的几点:
1儿童的阅读推广针对的是家长还是儿童?就好比是儿童文学的创作是成人作家,而很少是儿童一样。每一个家长,都做好自己孩子的阅读推广,那就是以家庭为细胞的阅读推广工作的全面进行。城市的还好些,农村的就差很多了。
2学习与诵读《论语》等中华经典是整本的书还是片段的记忆?
3儿童阅读推广是侧重持续的阅读,还是侧重一两次的活动?
4是对儿童强行灌输强迫学习与诵读,还是指点迷津共同阅读与探讨?
5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是侧重形式即案例,还是注重效果即实效?
6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是经常性的,还是六一节日性的?
7儿童阅读是任务性的、作业性的,还是自愿性的、兴趣性的?
8高校图书馆与儿童阅读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就绝缘了吗?在高校图书馆内,不可以有儿童阅读活动,有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讲座吗?
9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是为了促进小读者的长远人生发展,还是为了发展、壮大图书馆的读者吸引读者一时前来?
因为本次征文所需,再加上自己切实感触很深的缘故,就集中到第一个问题上进行详细的论述。即对儿童的阅读推广,其实重点是对家长的阅读推广。自己与《论语》和《老子》等的擦肩而过,也许那是时代的过错儿,我年少的时候没有啊!但是让自己的孩子与《论语》和《老子》等中华经典擦肩而过,则是我这个家长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失败。如今木已成舟,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无可挽回。好在,在自己的思想意识的深处,对这个问题有了这样初步的认识。我觉得,这也是对我这个家长的一次阅读推广工作。而此次“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征文活动,就我经历过的这么一段心路历程上来说,又何尝不是对我这个高校图书馆员的一次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精神洗礼呢?总体上来说,是对我的一次成功的儿童阅读业务知识和价值追求的推广,很到位,很深刻。因此,我有了上述这些想法和心底里的热切的情绪,想不参加这个征文活动都难。尽管我知道,我仍然是有在“师父们”面前班门弄斧之嫌疑,但是我讲的这些话写的这些文字不重复,我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话,也是我最想说的话。我的感悟不会和别人雷同,因为它来自于我心底因为曾经的缺失而产生的浓重的遗憾。我这篇征文的主题因此就是:对儿童的阅读推广也许有无数形式,但请尽量多对家长进行一下阅读推广——因为儿童阅读的长久与效果的凝固,需要特别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
四、 对家长的阅读推广——家庭阅读环境建设中的关键
国际阅读协会理事长威廉斯博士曾表示,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他们还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当懵懂的孩子心存好奇认识诸多未知的事物时,身边最亲近的家长便成了他们的导师。面对形状各异、内容多样的图书,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成了困扰不少家长的难题。一些专家建议,家长们既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给孩子以阅读的自由和快乐的诵读,又要发挥家长的引导与培育的作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其在阅读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心灵的佐料。
著名阅读学专家和儿童阅读推广人王余光教授曾说:“‘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庭阅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因此,营造一种爱读书的家庭学习气氛,便成为家庭文化环境建设中极有意义和非常重要的任务。而这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也是当前阅读推广工作的一项基础工程。”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也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阅读中家长的作用在于可以“化整为零”、成为孩子阅读经典的最近的督促、可以让儿童的经典阅读成为长久的、持续的动力、可以一对一的辅导。因此,“让孩子喜爱读书,并养成阅读的习惯,已成为家长与社会的共识。但让孩子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家庭与社会有许多工作要做。过去,不少人因家庭的熏陶,自小爱读书,并终其一生。就我所熟知,如史学家顾颉刚、张舜徽等前辈学人,受到家庭的影响,走上学者的道路。”所以,儿童阅读推广,家庭阅读的环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而家庭阅读的环节中家长的作用又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自己孩子的阅读经典方面有切身的失误,因此非常的遗憾。其实高校阅读推广和儿童阅读推广,是一家,是一个体系。如果在那时我要是懂得和注意一些儿童阅读推广的知识与情愫,不是分的这么清的话,我会留下这个遗憾吗?
据甘其勋教授在《“书香校园”建设与经典名著的阅读推广》一文中研究的一组数据,专家推荐书目,如小学初中:《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孙漂流记》、《名人传》等14部,高中阶段有《论语》、《孟子》、《庄子》、《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家》等23部。然而,“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表明,2008年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作家”前十名为:金庸、鲁迅、琼瑶、古龙、曹雪芹、郭敬明、老舍、贾平凹、巴金、韩寒。另一项小范围的调查表明,高中生“最喜爱的书”前十名依次是:《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金庸全集》、《围城》、《钢铁是怎炼成的》、《红楼梦》、《简•爱》、《家》《阿Q正传》、《福尔摩斯探案集》等,显然与专家的推荐有错位。更有一些学校强制学生集体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等,看似热闹非凡,效果却未必理想。这说明,当前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阅读推广工作,在经典阅读方面的形式化、僵硬化方面还比较明显,中华经典阅读还远远不能化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兴趣阅读。其中,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的功利性有关,也与家长的认识不到位、与家长缺少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也有一定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
对儿童的阅读推广侧重点是儿童本人,这是外在的儿童阅读推广的主体。但对内在的家长的阅读推广工作的侧重点则是家长,然后由家长转化给儿童,是家庭阅读的一种与深化,更是一种强化家庭阅读的具体形式。这里家长起的是提纲挈领,指点迷津、引导方向的作用,非常重要。儿童阅读推广究竟该推广什么?儿童究竟该阅读什么?现在社会上书刊资料很多,童书更是堪比大山高,儿童们不愁书。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也是我在这里特别强调的,作为中国人,中国的儿童,自然要首先强化型的阅读与领会中华民族永久性的经典之作,例如《论语》、《老子》、《庄子》等等,达到背诵记忆到永久的程度,这样儿童今后一生的智慧就会自然生发,这些东西是老祖宗的精华,是为人处事与道德修养的金玉良方。但是对这些艰深的中华经典要快乐的阅读与背诵,是先完整的系统的背诵下来再说,这样就使孩子保有中华古文化的功底儿。以往私塾的强化背诵虽然有很多不好的一面,但是能给学童打下坚实的古文基础,有利于今后的文字与心灵的智慧养成,例如胡适、郭沫若等人早期的私塾教育,收到的正面效果就是这样。
结语
因为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建立在儿童阅读推广的基础之上的,儿童阅读推广工作是基础的,最基本的。对于高校图书馆员来说,对此不做深入研究,但是做一般了解还是可以的,很有必要的。让大家,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儿童阅读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重视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因此,我的结论是在全民阅读推广中,要特别重视儿童阅读推广;在儿童阅读推广中,要特别重视家庭阅读环境建设;在家庭阅读环境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对家长的阅读推广。
作为高校图书馆员,也许不该关照儿童阅读推广,但这被我现在证明是错误的。同样是作为一名热爱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图书馆员,不应只限于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作为一名高校图书馆人,似乎只关注、只研究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很狭隘,很片面。这里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有“图书馆员大阅读推广观念”:就是任何类型的图书馆员,都应该关注与研究任何类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都应该关注所有类型的阅读推广,例如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等。因为这些类型的阅读推广观念都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和儿童阅读推广工作都是息息相关的。热爱儿童阅读推广,不单单是儿童图书馆人的责任,是所有图书馆人的责任。对所有阅读和阅读推广工作的感悟,图书馆员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努力,多做比较,让所有类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资源与思想达到共享共荣共同提高的境界。这也是我写作此文的又一个结论与收获,顺便说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