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语丝与哲思之八十一

2013/5/7   点击数:497

[作者] 王梅的图书馆

[单位] 王梅的图书馆

[摘要] 好几天没有发博文了,顿时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其实也知道,发不发博文真的没什么,但是当感觉这个成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的时候,不做就无法满足心的饥渴,那么,这个事情就不得不做,做了之后会很高兴,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关键词]  图书馆 阅读 学会



好几天没有发博文了,顿时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其实也知道,发不发博文真的没什么,但是当感觉这个成了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的时候,不做就无法满足心的饥渴,那么,这个事情就不得不做,做了之后会很高兴,很快乐!这就足够了.

例如我们对孙犁,不但他的家乡---河北安平需要铭记,需要阅读推广,我们的这个民族,社会,图书馆都需要对他的阅读推广,因为他的作品代表的是民族的良心与优美!

所以一个民族需要对它的优秀儿女的阅读推广,一个社会需要对它的杰出分子的阅读推广,一个城市需要对它的精英市民的阅读推广,一个图书馆更需要对它的经典藏书及其作者的阅读推广。阅读虽然是一个人的一种内在的自主选择,但同样也需要一种外力的推动!这就是阅读推广对读者的一种助推力!

与中国阅读学会的积极有效的阅读推广相比,中国图书馆学会的积极有效的阅读推广在哪里---如果有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话!

所以阅读,尤其是文学好书的阅读需要阅读推广,任何年龄段儿的人都需要必要的阅读推广!

对孙犁一直以来理解不多…与他遭遇,对他的认知太晚,如果不是中国阅读学会的推广,对他可能还处于一般性的了解中…

孙犁是中国现代一个真正的作家,他是文学的,不是政治的,当然他也需要政治这件外套…

就要去参加孙犁百年纪念活动,心中有着许多想法…

这是制度上的陋习!@胡舒立:中国的院士制度比美国晚了一个多世纪,但当选院士能够得到好处,却领先世界水平。【中美院士含金量差几何?】曾折戟于中科院院士增选的施一公,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增选院士,现在他已经成为美国双料院士;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除了荣誉之外,并无功利上的好处;中国的院士制度比美国晚了一个多世纪,但当选院士能够得到好处,却领先世界水平。【资中筠:中国表现出来的道德滑坡实际是制度问题】当前中国表现出来的道德滑坡,实际是制度问题,是法治缺乏的问题。现在的关键是需要突破制度,建立健全的法治。使一个社会多数好人得好报,而不是相反。在保证好人有好报的环境中,人们自然会形成行善的习惯。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短篇《放生羊》,在《新华文摘》2011(1)上读了之后心情既郁闷又舒服!而另一篇《老弟的盛宴》,写盲人按摩生存艰难的,不知为什么,不相信有这样的事儿!因此感觉到不真实。

因此暗暗打定主意:今生若是写小说,写自己最好——当然也包括从自己出发的所有生活,如果脱离自己,胡编乱造或者虚假典型,那还不如不写。

再次把《伊豆的舞女》阅读一遍!其实这真的不是什么小说,而是川端的一次真实的经历!但它其实真的是小说:内心美好的冲突,把人带到一个自我解救的精神高地!

一个人孤独的来来往往,看似形单影只,何不是在享受生命!在路上,在星空下,在喧闹的街头,不是去旅游,却是胜似旅游,因为是与像孙犁这样的真情作家进行一场心灵对话,倾听内心的波涛,此非阅读所能竭尽,尚需足下痕迹,方能潜移默化为心灵的精神财富!

这些天在纠结到底去不去保定和安平参加“2013华夏阅读论坛”之“纪念孙犁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暨校园纯文学阅读推广研讨会”,好在,在徐雁老师的鼓励下,最终决定去。因为,对我而言,这个活动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读了那么多并写下了那么多的图书馆学文字,被拒绝了那么多,寂寞了那么多,曾几何时觉得很失意,没什么用处似的,好像是在做那么多无所谓的牺牲,像是无病呻吟,心理上常有失衡,但忽然觉得对于图书馆学的一切付出都是诗意!因为正因为有:无,才有:有。

在把孙犁和川端康成同时比对着阅读,同样是抒情温馨的作品,为什么写法上差别这样大?孙犁作品的人性开掘程度不可能有川端作品大,不管怎么说孙犁的作品是抗战作品,人性只是附属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川端的作品人性则没什么顾虑,只遵从内心的声音即可。这也是一种阅读方法和体验!

孙犁的作品虽然语言朴实无华,但内容是实打实的,言之有物,温暖如春,故事的单纯单一,反倒让人觉得特别的享受啊…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多知道一点孙犁的故事…中国阅读学会的孙犁研讨会,很想参加,这样的活动比单一的旅游要丰富多彩的多…

问孩子对《荷花淀》的评价,回答是没有评价。没时间读读,想这个问题,也没人说起,英语都应付不完。

孩子从大学回来度假,问孩子知道老作家孙犁吗?答:不知道。问他在高中学过《荷花淀》吧,回答:学过。但不知道作者是孙犁,忘了。更不知道孙犁是作家,只知道他是作者。

孙犁的精神和魅力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看到金陵徐雁的博文《孙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研讨会征稿函》有感而发的评论。

这两个人物应该说都是个例,是特殊.可以特别对待!而就一般情况来说,是没有可操作性的.应该是论文与工作必须结合起来才理想.【我们需不需要这样的大学老师?】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竟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这位老师的死引发了争议,他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

与图书馆不主动宣传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彭老图:我国图书馆界第一份综合性研究报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正式出版。报告显示,国际图联规定,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为1.5册到2.5册,而2009年我国人均拥有图书为0.44册,县级以下更是人均只有0.1册,人均购书费仅为0.7元。由于资金短缺,不少县级图书馆成了网吧、茶室。

数据库,的确是信息的海洋!但是如果人们对它运用的过多,就会过多的依赖它,重复它…其实,不管人怎么样运用数据库,数据库永远都是数据库,人在这个海洋中,就像一叶小舟一样,很容易被湮没被消失,人在信息的海洋很容易就迷失自己,被异化掉,不再是人的延伸而是技术的变态…

听这类数据库讲座,尤其是外文数据库讲座,就像是在听天书一样…好在有Ppt,有讲解员的声音与表情可看可听,出于礼貌的原因可以专注,哪怕是不明白装明白。

阅读月,如果多一些人文性的阅读讲座或活动,才更符合阅读的本真内涵和图书馆服务读者的使命与宗旨…对馆员和读者进行图书馆学的培训,为什么几乎都是技术类的数字资源,而没有人文类的阅读成长的知识与精神呢?

有个事实很明确:图书馆里的纸书都看不过来,还有功夫有眼力有体力去看电子书?

在听数字资源讲座,是馆里阅读月对读者与馆员的培训内容之一…

温情的,细腻的,个性的,深入的,持久的,充分的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多么的重要!例如读好自己的书,思考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图书馆工作,写好自己的文章.一句话:温情的,细腻的,个性的,深入的,持久的,充分的做好自己的人生,有多么的重要!而这特别的需要信心与耐心,即便是绝望的时候,你也要勤奋的把希望播种.

忽然非常强烈的感觉到自己,对图书馆学论文的写作,无需专门的刻意的寻找其他的选题和资料,只要低头,自己的图书馆工作中的感悟就特别的多,微博和博客里的东西也不多,当然得必须处理与加工.所以现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这个"低头",而不是"抬头",也不是"扬头".这大概也是"想我所想做我所做",然后才"爱我所爱".

现在中国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实际情况是:资源太集中,而本校读者忙于功课,考研等,对图书馆资源利用较低且连年呈下滑趋势,而社会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又呈嗷嗷待哺的现状.虽然中国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还存在许多观念上的和技术上的障碍,但与国际上的同行,与社会需求相比,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开放是迟早的.

拙文《理念与布局:高校馆社会开放的公共责任研究》,《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编辑部来了用稿通知,特别的高兴.感谢该刊物的发表.因为作为一个高校图书馆人,虽然心底有那么一点儿自私:也许不愿意被社会人打扰愿意图书馆的环境清净干爽.但心底其实是有一股更大的力量:希望高校更多的向社会读者开放.

这些书加在一块儿,就是“自己”一本书啊!幸福地凭海临风世界读书日,读书,读书!读一切有益的书!

西北老汉2011: 图书馆是一个给文艺青年制造浪漫的地方。祝福你们!蛋宝公主峤瑜重荣誉,守秩序!今天是世界图书日,也是我俩初遇的日子,还记得初次见面是在陕西省图书馆门口,认识这么久了,一起去的最多的也是陕西省图书馆,通常是周六中午,我们一同前往,他看书,我听讲座。N多的无意凑在一起就是缘份,或许是因为都爱静,都愿意沉淀。特别的日子,希望我们都安好

是的,我们也该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在这一天!书图同归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有语胜无语。图书馆有的是书,图书馆人有的是话想说要说该说尽情的说,不然不是信息上帝之徒。//@竹帛斋主: 多谢赐教,听君一席话,无语胜有语。 //@王梅的图书馆:我看斋主对排名很有研究,热衷于搞这类虚无缥缈的东西。也很可能是外强中干的东西。在我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最主要。竹帛斋主发表了博文《《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亚洲大学排名分析报告》 - 本研究报告主要利用超星发现系统撰写,从中可知知识发现系统的重要作用。因研究报告文字较长且图表较多,相信专业期刊难以发表。

手机“低头族”对青少年之害,胜过老鼠啃粮仓。周国平:青年学生少做手机“低头族”,多阅读纸质图书。

祝贺你,朱老师!有这么多的人跟你分享教育智慧,说明大家愿意关注教育。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图书馆智慧,例如图书馆如何更好的进行阅读推广,对学生教育起辅助作用,惠及读者更多的教育智慧。朱永新早晨起来,看到新浪微博的关注达2003045,突破了200万。感谢朋友们的关注,继续为中国教育鼓与呼,建言谋策;与老师父母分享教育智慧,共同成长。

孙犁和川端有可比性,如都是对生活人生与文学的真实而真诚的抒写,但又有不可比性,如语言主观色彩的差别。如果孙犁也能够来个像川端那样不受政治干扰的“新感觉运动”,打开“人”尤其是“人”语言的空间和感觉的空间,那么孙犁笔下呈现更多的将是“人性”的文学,而不仅仅是加以乐观处理的战争文学。

从钱钟书到沈从文,是从被一座城围住到在一座城边行走。从沈从文住着人性的希腊小庙里走出来,到孙犁的芦苇淀旁看看荷花,一迈步就掉进了荷塘月色里。我把这叫做孙犁的人生与文学的日常生活美学…

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确实需要导读岗位——专职的。118人抢一图书馆导读岗.

一定要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生活所见所闻所感,哪怕是不怎么好听的话…只要它真实而真诚,这是一天来阅读孙犁的第一读感。

很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尽管好像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感,但还是想拥有一本《白洋淀纪事》,就在此时此刻读一页…

翻遍了书橱,没有一本孙犁的书…所以得要赶紧网购…也许正是这些年内心深处的燥热源之一…

一边是西南方的大地震,一边是忽然感觉到生活失去了方向,读不下书写不下字…也许这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吧!

我也觉得没有什么意义!都是在各自的图书馆天地中生活,各自表达着各自的图书馆心结,各自纠结在各自的图书馆学的牢狱里,各自有一本图书馆难念的经!图书馆学人之间互相不关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谁是谁的意见领袖呢!//西北老汉: 第一老汉愚钝,不明白什么是“学人意见领袖”;第二这种研究有意义吗?

这是徐雁老师的中国阅读学会阅读推广的一位作家,让大家写写对孙犁阅读的感想。对不同的读者来说,与某一个作家的相遇与理解,需要自己的主观发现,也需要外部的机遇,例如阅读提示与阅读推广。我对孙犁的阅读就是这样,外力一推就加速走入他的世界。。因此作为读者,我很感谢有徐雁老师们的阅读推介。

我觉得也是这样!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值得参考.

使用PPT真爽,一边是省时省力的电子板书,一边是思维与语言的漫游,向知识与思想的海岸靠拢,靠近——

下一个阅读的大家是孙犁,其实对孙老说是熟悉也熟悉,教材上有选项,看到别人提到他,评论他,读过他不多的文字。说是不熟悉也不熟悉,没有认真的全面的读他的作品,没有写下对他作品的哪怕是不多的感觉的文字,只是朦胧之中感到喜欢这位孤独的老人家,他是小说家,因此很肯定孤独是他最好的一篇小说。

阅读讲座可算是完毕,轻松了,接着看《意难忘》。因为看《围城》与《边城》,只好把《意难忘》搁浅在一边了。好在,都是网上资源,随钓随取,方便极了。从这点上说,网络真好!

同学你经常去图书馆吗?你经常阅读文学类书籍尤其是名著吗?你觉得《围城》和《边城》这两部文学名著怎么样?人生路迢迢山高水长人生情悠悠上下求索。但书中自有黄金屋,人生唯有读书好。结合对《围城》和《边城》的阅读与欣赏,让我们来畅谈一下自己的人生为什么阅读阅读的结构与阅读的方式等问题。

第一次使用PPT,效果不错,PPT真是很好的教学技术!

四点——六点,图书馆阅读月期间的“人生惟有读书好”读书沙龙活动结束。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16x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