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语丝与哲思之七十九

2013/4/18   点击数:849

[作者] 王梅的图书馆

[单位] 王梅的图书馆

[摘要] 在休息日的午后,外面虽然是阴雨连绵,虽然无法给人们的心情呈现春光乍现的喜悦,但是到图书馆里来闲逛,那散发书香的气息和读者满员人的图书馆的盛宴,却好比是我的春光乍现.好久不使用手提电脑了,就冲着请务必每隔开一段时间关爱一下它的想法,也得照顾它一下.到上班的时间了,就结束这样的一种闲逛的使命.

[关键词]  图书馆 图书馆学 图书馆精神



在休息日的午后,外面虽然是阴雨连绵,虽然无法给人们的心情呈现春光乍现的喜悦,但是到图书馆里来闲逛,那散发书香的气息和读者满员人的图书馆的盛宴,却好比是我的春光乍现.好久不使用手提电脑了,就冲着请务必每隔开一段时间关爱一下它的想法,也得照顾它一下.到上班的时间了,就结束这样的一种闲逛的使命.

谁说图书馆员没有事情可做?除了简单的工作,“说”可能没怎么有地方说,但“想”可是五湖四海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直“想”它给天翻地覆慨而慷,“想”它个天荒地老情而痴!人的思想自由真是比万岁还年长!“写”更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沉潜自我的那一片红海洋,看珊瑚礁如何从自己的脚下延长。

图书馆里有万千的书,对图书馆人来说,他笔下的世界就不该单单、仅仅是图书馆的论文一种。多年来,思维和精力几乎被论文给捆绑住,而论文中有多少是真心话!有多少被迫沦为功利性写作,可怕的疲倦的该死的功利性!对真正的学术精神腐是蚀透顶。一旦如此松绑,感觉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世界真大,真轻松。

九九归一,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景象无论有多么的万千无数,但是最终都要落实到为读者和社会的阅读——如何更好的更便捷的更人文化的阅读服务上来。当然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和图书馆学的理论问题还是很必要的,解决根本性、前提性和指导性的问题!而图书馆与图书馆学与读者与社会接轨的最好的界面就是阅读。

好像又是一个轮回:转来转去还是转回到“阅读”的话题上,无论从哪方面说都是一含金量丰富的学术话题。心底似乎在责怪自己又是走了许多弯路,为什么不一直在这方面下力?为什么不能把其他的如“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都舍弃?这些也许都是浮云只有阅读才是图书馆与图书馆学的真谛?

如果说阅读学的最大本质就是阅读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最大本质就是阅读服务。图书馆学讨论的所有问题,其实就是如何促进与提高读者的阅读服务。必要的讨论是应当的,但是太多太少与太抽象太具体都不行。行的一种思维是:图书馆人有了充分阅读之后自然就有了好服务,否则没有阅读的图书馆服务多是空谈。

本来在整理自己的书稿,当对“阅读”的系列博文整理的时候,强烈的感觉到它该取代“图书馆日记”——尽管这也是一种忍痛割爱。因为,后者太具体,太过热情,热情到像是一个小学生,这样其实也不错,但我却实在找不到自己的信心所在。而前者毕竟是“公共”一点儿的话题,如果同样是死定了还不是太难堪。

两个多小时的晚上散步,很累,回来第一件是上网,上网的第一件事是微博,微博的第一件事是自我认同心目中的最好的馆长人选——程焕文,尽管是网络上的人选,与我的现实毫不相干。

程焕文确实是牛得其所—— 在鄙人看来,最好的馆长应该是一个人,就是老程你了。当然,不知道你教授的水准如何! ——看到竹帛斋主的博文《最好的10位图书馆馆长》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TLh1DN

看来,整个中国的高校图书馆清明节都放假祭祖.@北师大图书馆员-刘兰2013年清明节开馆安排:接学校办公室通知,2013年清明节放假三天(4月4日—6日),图书馆安排如下: 1、4月4日,国家法定假期,全天闭馆。 2、4月5日、6日按周六时间开馆。 3、4月7日按工作日开馆。 http://t.cn/zT2D0Za

馆长负责制的前提是馆长必须是合格的,至少在任职条件上是合格的。但是在中国的当下有多少馆长是不合格的——至少在任职条件上是合格的,因此,馆长负责制很可能就是个错误. ——看到竹帛斋主的博文《馆长负责不如馆长够格吗?》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T2H7ZU

读书,是物理性的阅读,抓起一本书无须过滤,往下面读就是!但阅读难,是精神性的阅读,是精神旅途!把人家的精神食品吞到自己的肠胃里,不生病而且还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变为自己身体所许需的营养品,就得要好好过滤一下,反刍一下!

看来自主借还机取代图书馆员的手工借还书,是迟早的事情.这样的话,图书馆员对书的了解就会少了许多,哪怕就是书皮学,也是一门学问呢!一眼定乾坤!对书变的很生疏,也失去了许多的亲切感,也许就会像是都德的<最后的一课>那样,舍不得和亲爱的法语说再见,图书馆员们也舍不得和手工借还书说再见呢!

一个图书馆的基本服务方面和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很重要…而对图书馆员来说,掌握这些技术不算很难,难的是以人文理念和行动来服务读者,来定位自己的图书馆出发点。

在业务学习…《图书馆的现代化与发展趋势》。

看来图书馆既能让人心如止水---又说宁静,又能让人心似浪涛---又说疯狂,心灵上的疯狂购物。让人静也能让人“疯”。塞林格有篇小说《我疯了》,可能都这样的。

哦,手机即将没电,图书馆的微博想发个够都不行了,不专心阅读也得专心了。真遗憾!不过也好!做下面的事。但愿今夜的我,连同我的人生,我的文学和我的图书馆多一些这样的遗憾也好:情到深处孤独成癖好,情到近处已无言,或者是情到远处已忘言。存下一段遗憾得美好的回忆,留下一截遗憾得发奋的希望。

读者来图书馆当读者,他的心纯净如水风平浪静,就是在想读者该想的事儿做读者该做的事儿!可图书馆员来图书馆当读者以我为例,我的心却粗糙如沙惊涛拍岸,想图书馆员该想的事儿做图书馆员该做的事儿!读者因此是幸福的,他只为自己而读。图书馆员因此也是幸福的,他为自己但更为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而读。

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来,本来是当读者的,但很多时候例如现在却不怎么读刊物,总是跑神儿乱想些东西迷上发微博。这才觉得其实图书馆真是一块发图书馆微博的风水宝地。如果这不是什么灵感,这算是不务正业,我感觉不怎么讨厌自己的这个“越轨”行为。人生难得糊涂,此时有心情发微博,这就叫难得图书馆吧!

想一想作为图书馆人乃是幸福美满的事情:有一座大楼的书可随便的读就怕你读不过来,有一百家专业刊物使劲儿的读就怕你读不遍。图书馆里有你心爱的专业书,图书馆学刊物上有你感兴趣的园地,就怕你不专就怕你是零下一度。图书馆员宁静的守着这座大楼,和历史一样可以上下五千年!我怎么像个十岁的儿童!

哪怕就是读到这么一篇小文章,就让我感觉晚饭后顶着料峭的春风不虚图书馆之行。

读到《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1期周文骏老教授的《“碎片阅读”与“小微写作”》一文,心里真是特别的高兴。概括了当代阅读与写作的一种本质与价值。我一直就在实践着老教授的这个金方式,并认为如果我们抓住了碎片每天在小微写作,就很可能是抓住了整天,就很可能是集微小成庞大汇小溪为大海。

我知道斋主历来是吃晕的,也许不需白菜土豆辣椒菠菜这些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之类的东西,所以以“霸气”为肉。图书馆学暂时还算不上热门学科霸气正盛行,可惜如今图书馆学这块儿肉很不纯正,如果把图书馆学比拟成“第一夫人”,谁在强拉信息档案情报等当二三四奶等为毕业生的好分配做招牌做内奸?@竹帛斋主

发表了博文《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红起来了(组图)》 -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东校区北楼,去年底在斋主的安排下,学院正式制作了学院大楼正立面的学院标牌,气势宏伟,超越其他各个学院,其后又 http://t.cn/zTwP1GZ

图书馆学院就是图书馆学院,非要整个别扭的名称:咨讯管理学院.@竹帛斋主发表了博文《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红起来了(组图)》 -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位于广州大学城东校区北楼,去年底在斋主的安排下,学院正式制作了学院大楼正立面的学院标牌,气势宏伟,超越其他各个学院,其后又 http://t.cn/zTwP1GZ

早上班选择早出发,选择步行,选择梦游一般的步行,选择绕道向图书馆前进,目的就是多在如诗如画的校园里磨蹭一会儿,磨蹭来春光滋润心田的那瞬间的一滴滴;磨蹭来记忆长留心底的那永恒的一丝丝;磨蹭来脚下岁月生辉心间的那历史的一闪闪.足迹踏在校园里,文化就在脚下.可是文化久了,还是渴望大自然的淳朴天真.

印刷厂来电话,促使我决定了,最后的决定了,做出了这个最后的决定真是不容易,自我赞助出一套书,三本——一本论文集题目待定,一本《闲想的图书馆员》,一本《一个图书馆员的图书馆日记》。都是图书馆方面的,是对自己图书馆生活与工作的总结。就是为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如此自我赞助也心甘情愿。

因为图书馆阅读月的活动,有机会系统的重读《围城》与《边城》,是一种复习,更是一种提高。经典贵在重读,只因它们是经典。经典就是不一样。

随着时间的流失,随着徘徊与痛苦的加剧以及加剧后的缓慢释放,在阅读与写作中,对阅读与写作本身的许多东西,真实真诚的心态终于逐渐显现.这是时代的病症,也是个人的病症.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只有伤心欲绝的心态没有伤心欲绝的文字.就像:只有伤心欲绝的文章写作没有伤心欲绝的文章.

敏锐的感触,细腻的柔情,飘悠的思绪,跃动的思想,在字里行间游走的不是文字,而是生命的情感再现.这就是读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感觉.当我们也在时间的长河里回忆自己的人生,我们用文字呈现出来的是不是这个效果呢?这部作品写的是法国上层人的生活场景,而我们面对的是贫困,贫苦中能有多少诗意呢?

老汉,论文写作的这"三言二拍"是大道理,谁都明白,谁都知道是这么回事儿,不是论文写作的"秘诀",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呢! ——看到西北老汉的博文《图书馆学论文写作的“三言二拍”——读支娟论文有感》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YelYrw

野史很值得藏!【中大图书馆是这样堆积而成的】谁会想到,中山大学图书馆首批藏书竟然都是些“不正经”的稗官野史,而且还是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负责买回来的!前晚,中山大学第七届图书馆文化周开幕,中大图书馆馆长程焕文@竹帛斋主在演讲中大爆馆藏图书的趣事,让学子听得连称“好玩”。 http://t.cn/zT7yWYg

如果说"书不分好坏"是"图书馆权利"的一个原则,斋主,这真是没理辩三分,强词夺理啊! ——看到竹帛斋主的博文《勿左勿右客观中立》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YFWoSI

斋主确实该就此问题写篇文章. ——看到竹帛斋主的博文《勿左勿右客观中立》有感而发的评论。http://t.cn/zYFWoSI

在等待着网购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的到来,这套书图书馆里也有,但是此时这份心底温馨的等待,让我感觉我等待的不是什么书,而是人的生命在时间长河里的缓步行走。留下的生命痕迹因为有回忆,才让人眷恋无比。你写下的是文字,但它们如果没有生命的真情和心灵的奇妙感受,那文字只是符号而不是生命。

重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薄薄的淡淡的幽幽的伤伤的,说不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不禁问:我们也有这样的一种情绪混合体吗?因此觉得小说不是小说,而是人的一种情绪。作家心底没有这样的情绪底蕴,作品一定会没有。如果有,来自技巧的话,无神韵的。村上的书我只喜欢这一本和《挪威的森林》。

《追忆似水年华》以前看过部分,现在很想系统的读读。喜欢它的思想:其实人的一切不是存在在空间里,而是存在在时间里。所以人的深刻处很多不在于现实,而在于回忆中。对历史的重视,就是对现实的重视。

网购普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七卷本,二城:《围城》《边城》,均为超便宜,很高兴。

紧紧的,紧紧的把自己身体的这只船,停靠在一个叫图书馆的码头,然后你上岸,深深的,深深的走向图书馆的腹部,像是在回归母亲身体,图书馆真的具有时时把人变成思想的婴儿的能力。走啊走…直走到这座森林的尽头,却看到有一座黄金屋,就是那座书中的黄金屋吧!到近处一看,门上写着:请自信者入内。

在读老程的《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权利》。不得不笑了一下,因为在中国民众普遍的精神与权利还有很多模糊与脆弱的前提下,图书馆人的精神与权利就显得特别的超前。但这两样东西的确是打开人性枷锁的两把最佳的钥匙,所以鄙人还以为它们还是图书馆人最佳的职业诗歌,正因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信仰使然。

给我失望;文字给我自信,就像它我自卑;文字给我力量,就像它给我虚弱.总之,文字给我心灵的生活,就像它给我物质的欲望;文字可以给我一把雨伞,就像它可以给我十斤雨水;文字给我依靠的肩膀,就像它给我孤独的流浪.

上午在爱客家书市里逛,从茫茫人海一下子掉进茫茫书海,那感觉特恐怖,因为书多的让人无从下手选择,书多的把人湮没,书多的是灾难一样…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ce2a201016ip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