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言同志讨论一下

2013/1/5   点击数:3350

[作者] 雨禅

[单位] 雨禅

[摘要] 方言同志评论敝人对刘炜老师的3L理论的学习心得时说:“理论是好的,探索是必要的。但暂不符合中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现实。”让我有点受惊,担心我误读了刘老师的理论造成大家的误解,为此,我很愿意和方言同志深入讨论一下,试图解除方言同志的误解。

[关键词]  基层图书馆 服务 3L理论



方言同志评论敝人对刘炜老师的3L理论的学习心得时说:“理论是好的,探索是必要的。但暂不符合中国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现实。”让我有点受惊,担心我误读了刘老师的理论造成大家的误解,为此,我很愿意和方言同志深入讨论一下,试图解除方言同志的误解。

刘炜老师的3L理论是在东莞讨论图书馆如何应对生存危机时提出的,刘老师不仅仅是一位理论研究者,更是大型图书馆管理团队中的一员,我相信他提出这个理论是有实践基础的。刘炜老师是计算机博士,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造诣和技术领导力。所以他的理论表述也很技术化。3L理论虽然是用准技术化的语言表述出来,但依然可以涵盖传统图书馆实践领域,指导图书馆非技术业务的发展。

近年来,图书馆界场所理论比较盛行,认为图书馆是一个场所。围绕这个理论引申出很多似是而非的说法和炒作,同时也给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实践带来困惑。比如说在场所理论指导下,图书馆设计了一个可以容纳上百人的门厅,开上空调,周围的老百姓就占据了这个门庭来纳凉。图书馆的确变成了场所,但显然不是图书馆场所,而是纳凉场所。漂亮的新图书馆开馆,家长带着孩子到图书馆,孩子在图书馆蹦蹦跳跳,欢声笑语,显然图书馆又变成娱乐场所。这些场所都是图书馆功能的异化,而非图书馆功能的本原。

图书馆肩负着自己的神圣使命,那就是为社会保管知识财富,让公众能够获得社会知识财富,图书馆作为场所要围绕这个核心功能,应该是保管社会知识财富的场所,是公众获得社会知识财富的场所,而不是纳凉的场所、娱乐的场所。所以仅仅强调场所是不够的,必须强调场所的功能性。这就是LaaP, LaaS, LaaR理论的核心。3L 理论的核心是服务,这一点刘炜老师在东莞会议上已经很强调了。3L理论的服务是指将图书馆的资源,包括馆藏资源、馆外资源、人力资源和系统资源按功能打包成各种特定服务,开放给用户。变粗放式图书馆服务为功能驱动性服务。再用技术一点的话语来说,就是开放 API。比如,公共图书馆能否将选择一部分资源、配备一部分人员、划出一部分场地,包装成针对中小学教学的服务包,称之为教学图书馆API,和当地的学校合作,让当地的中小学可以提用图书馆的资源来实现他们自己某些特定的教学功能。我相信这里面有很多业务可以开展。这样,当地的中小学就可以利用图书馆作为平台,按照自己的教学大纲来实现自己的教学活动。此时,图书馆就是一个平台场所。一旦这样的模式建立起来,当地的中小学教育会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图书馆这个平台,图书馆还会被轻易关闭吗?这样的场景还可以发现很多。在学术图书馆,3L理论更有发展空间,我有更多的心得体会,这里就不多说了。

当然,图书馆的未来是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作为的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会体现在数字化信息世界,如果图书馆开放自己的 API, 成为一种数字化信息平台,那么图书馆就会成为新的社会数字信息秩序中的基础设施,完成图书馆脱胎换骨的转型。在这样的语境下,3L理论更有了用武之地。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上海图书馆的 Leadership。这段时间,上海图书馆发出了两个声音,一个是吴馆长的web-scale,另一个就是我们讨论的3L理论,这两种声音从两个层面展示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将引导新一代图书馆服务的浪潮。上海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图书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我就是上海图书馆非注册读者,之所以千里迢迢到上海利用上海图书馆而不就地利用本地图书馆,那是因为总感觉上海图书馆与众不同。但是为什么不同一直说不明白,直到读了一些图书馆管理课程,才有点感觉。上海图书馆有一个好的Leadership。Leadership一直是上海图书馆的宝贵财富,直到今天。那么什么是leadership?简单地说,Leadership就是高瞻远瞩。上海图书馆的发展得益于领导团队的高瞻远瞩。3L理论就是这种高瞻远瞩的一个体现。

以上是我对刘炜老师3L理论的心得体会,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可能会误读3L理论,关于3L理论还请关注刘炜老师自己的阐述。本文文责自负。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25fcc010198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