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理念?
2012/11/24 点击数:448
[作者] 图谋博客
[单位] 图谋博客
[摘要] 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这是一个宏大而又现实的问题。笔者拟作粗浅的探讨,祈望学者先进不吝教正。 理念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图书馆理念是人们对图书馆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图书馆哲学观点的理论体系。
图书馆需要什么样的理念?这是一个宏大而又现实的问题。笔者拟作粗浅的探讨,祈望学者先进不吝教正。
理念是理性化的想法,理性化的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是事物内性的外在表征。图书馆理念是人们对图书馆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图书馆哲学观点的理论体系。
关于图书馆理念的研究很丰富。蒋永福认为,图书馆理念可以说是图书馆从业者应该秉持的职业“意识形态”,管理层面的理念如人本管理、绩效管理、依法管理、危机管理等,认识层面如平等服务、知识自由、信息公平、民主政治、社会包容等。魏洪钟介绍了一些世界著名公共图书馆理念,如亚历山大图书馆为:宽恕、差异、对他人开放;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承载人类全部不同的经验;展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促进民族理解。
笔者以为,众多的图书馆理念,大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形成广泛共识的似乎很稀缺。广泛共识的内涵,不是个别人的思想体操或自娱自乐,而是包括图书馆馆内各个层面、利益相关者乃至社会民众认同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身体力行或由衷赞赏等)。
阮冈纳赞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其图书馆学五个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八十年后的今天,笔者将系列定律试着进行一番“与时俱进”的改造,归纳为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理念:以人为本,以书为纲,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仅仅是用户,也包括图书馆员自身。以书为纲,这里的书不仅仅是指图书,需要拓展为文献资源,围绕文献资源的藏与用来开展工作。生态文明,2007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图书馆生态学是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因为“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则是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图书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希望笔者归纳的“新”图书馆理念,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