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最爱读书的群体
2012/2/23 点击数:1180
[作者] 民间流动图书馆
[单位] 民间流动图书馆
[摘要] 他们正处在求知若渴的阶段,充满了对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了解的渴求,加之学生的天职就是求知,所以大中小学生是来民间流动图书馆拿书最多最勤的群体,而且求书的态度认真、积极。
根据民间流动图书馆对来馆拿书和网上赠书人群类型统计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最爱阅读的十个群体依次是:
一、学生
他们正处在求知若渴的阶段,充满了对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了解的渴求,加之学生的天职就是求知,所以大中小学生是来民间流动图书馆拿书最多最勤的群体,而且求书的态度认真、积极。
二、中老年退休人员
这一类群体经历过时代变迁,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各种资讯相对闭塞,唯一的乐趣就是读书,并且他们是真正从书中获得益处的人。在卸下社会角色回归自我之后,他们有了自己的读书时间,重新寻回了当年的阅读乐趣,安度晚年,乐在书中。
三、农民工
来民间流动图书馆拿书的人群中民工位居前列,这是我们没想到的。
农民工群体对书籍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热爱,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很强烈,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对书却有着一种极为虔诚的恭敬。一个农民工兄弟说:我们连吃饭的钱都要捂出汗来那舍得买那么贵的书,真的感谢你们免费给我书看,我看完会传给下一个工友。
四、游客
爱好旅游的人,一般都是在寻找自己的人,一直用心灵与万物生命做着灵性的沟通的人。读书除了能解除他们旅途的孤寂之外,更能够让他们在书中邂逅那些伟大的思想,让他们的思想也完成一次美妙的旅行。每一个来国子监旅行的人基本都会在民间流动图书馆带上一本好书走,所以游客群体也成为取书较多的群体。
五、文青
在来拿书的人群中这类人也是人数较多的一个群体。他们一般分成两种态度:一种是当代愤青式的,进来东张西望,抽出一本书看几眼一脸的不屑和嗤之以鼻,但是最后基本都会问:我可以多拿几本走吗?另一种是传统式,对什么书都恭恭敬敬细细的翻阅,然后毕恭毕敬的找到一本自己实在喜欢的,客客气气的登记,礼礼貌貌的说谢谢。会把看完了没传下去的书还回来,还会捐出几本自己的好书。
六、专家学者教师教授教职人员
专家学者这类人群一般都会选择一些非常严谨而且有内容的学术性的论著,一般这类人群来拿哲学性,专业性,文学性,史实性较强的书籍。教师教授这类从业人员来民间流动图书馆,拿走的都是和教材相关的书籍或者文学名著励志书籍等。教师们通常再来的时候还会带上自己孩子或者学生,还会号召孩子们多看书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看着孩子们干净的眼睛和认真的表情我们骄傲又觉得责任重大,心里还会觉得惭愧,为他们我们能做的真的太少了。
七、营销人员
这个群体来拿的书是五花八门,甚至诡异奇怪,甚至有的有些冷门和边缘。
除了拿一些当代营销策划专家的书籍,还会拿一些国学哲学佛学艺术心理学人性之类的书籍。这可能和他们从事的职业有关系,要涉猎社会上各种行业领域,研究透了世像百态才能明白人性的需求,然后再研究怎么去满足这种需求,怎么让这种需求变成一种“瘾需求”。
八、文化学者
这些人有很多是默默无闻的,来到图书馆取书的时候,你看他们就跟平常老百姓一样。很安静很有素质很有选择也很挑剔的看书。结果一签名字,你看到那卓尔不凡的留言和字体,再一看名字会吓你一跳。原来真正的有学问的大人物都是这么质朴平凡谦和不显山不露水的。
九、自由职业者
这类人有思想有追求但是行动力差,有点眼高手低有点自命不凡的意思。
来图书馆拿书的人中自由职业者也很多。有些是拿些励志的书希望对自己有所激励能刺激自己行动起来;有些是拿些鬼故事言情小说穿越小说什么的;有些会看一些周易哲学文学类书籍的;还有些会拿炒菜做饭手工艺如何化妆培养气质的书籍。
十、白领
他们一般都针对性的拿工作生活情感方面和提高生活品质自身品味之类的书籍比较多。一般他们来拿的都是时下最流行的畅销书。他们喜欢的书籍一般不需要太深刻的,不要会给自己带来太多思考的,也不要带给自己太大情绪波动的,这也许和他们每天工作竞争压力太大有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