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太湖县图书馆考察学习
2012/6/1 点击数:918
[作者] 楚风
[单位] 楚风
[摘要] 5月19日,寿县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怀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在馆长带领下,驱车数百公理,到太湖县图书馆进行业务交流学习。这次学习交流,是我馆首次带领全馆干部职工进行馆际交流,也是上级主管领导给予我们馆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此行,让我们深切的体会感受到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式的重要性。通过双向交流这种工作形式,能够使我们馆找出工作中的许多不足和差距。
5月19日,寿县图书馆全体干部职工怀着激动而喜悦的心情,在馆长带领下,驱车数百公理,到太湖县图书馆进行业务交流学习。这次学习交流,是我馆首次带领全馆干部职工进行馆际交流,也是上级主管领导给予我们馆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此行,让我们深切的体会感受到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式的重要性。通过双向交流这种工作形式,能够使我们馆找出工作中的许多不足和差距。
太湖县图书馆是79年才开始建馆、起步较晚、当时馆舍面积只有120平方米的小馆,经过30多年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这样一个小馆却取得了一个让人震撼的骄人成绩。老馆长曾玉芹给我们介绍了太湖县图书馆30多年来的艰辛历程,从买不起一只笔、到废旧信封翻新利用,从5万元起步盖图书大楼负债累累到现在拥有数千万资产,太湖县图书馆不等不靠,在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创办文化产业,并取得成功。曾馆长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我们馆创办文产业。增加经济收入,主要用于以文补文,以文养文,发展图书馆事业,把图书馆的事业做强做大。他们以自己创办的产业来带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工作激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几乎是所有成功者具备的素质。曾馆长也毫不例外的说到这些条件,还有奉献精神,他们馆的干部职工接到工作任务时都会独立的想方设法去完成,从不提条件和报酬。还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家同心同德干事业,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也是他们成功的要点。我们还看到他们馆的硬件设施并不突出,馆藏图书并不多,但他们馆外借室固定读者达8000多人,期刊室、报刊室和儿童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接待人次数量惊人,他们还设置了残障室、晋熙书屋等专供特殊人群进行阅览和查阅资料所用。
他们编辑各种信息资料,特别是农业科技信息,跟农村专业户对接,把许多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为农民致富作出贡献。他们还为当地政府决策编辑信息,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好评。他们视读者为朋友,处处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各种方便,真正作到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
太湖县图书馆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让人感动,比如:他们开办第三产业,图书馆幼儿园,不仅教学一流,校园各种设施管理都是当地最好,不仅为单位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同时还为社会解决了二十多人的就业问题。他们设立了晋熙书屋,为当地名人名家,各种珍贵资料设立资料档案储藏专柜,让读者不会周折,一目了然。他们还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开办电脑、音乐、书法等各类培训班;还邀请名家开展文化论坛讲座,举办读书演讲比赛等。在当地,太湖县图书馆已有点品牌效应,他们把图书馆现有条件下,各项工作做到了极致。
寿县图书馆建于1956年,是县级建馆较早的图书馆之一,当时馆舍面积400多平方米,馆内各种软硬件设施也是较好的,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当时每天读者人数平均达到300多人次,但进入90年代,随着各种经费紧张短缺图书馆处于半关闭状态,进入了一段十几年时间的断层期,直到2006年图书馆在上级各主管部门关心帮助下,新图书楼建成竣工,图书馆各项工作才逐步恢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不断重视,投入不断加大,图书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与太湖县图书馆相比在许多方面,差距很大:1、我们馆的干部职工工作热情不够,工作责任心不强。2、业务项目开展的不够丰富,缺乏人才,很多工作做得不够细致。3、太湖县图书馆视读者为朋友、亲人,他们主动同读者交流,了解读者需求,尽量为读者提供各种方便,他们这种意识和观念在我们馆很难找到。4、太湖县图书馆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开办第三产业。
考察后我们将召开全馆干部职工座谈会,让每人谈感想、谈感受,针对自己各自的工作,找出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立即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对今后寿县图书馆各项工作起到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