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2012/5/26   点击数:811

[作者] 书蠹精

[单位] 书蠹精 / Bookworm

[摘要] 去过多次中央音乐学院,还是第一次去图书馆。

[关键词]  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论文 微博



去过多次中央音乐学院,还是第一次去图书馆。

一栋小楼,虽然空间不大,却装修一新,布置典雅。去过欧洲一些小型图书馆,就是这个感觉。

看到老唱片目录,都没有回溯编目。遗憾的是没有电梯,工作人员上下搬运图书,真辛苦啊!

看到张贴的学位论文核对单里,有专门研究谭小麟的艺术歌曲的硕士论文。

=========================

以下是相关微博:

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举办的“音乐文献保护论坛及工作坊” http://t.cn/zO3g4HS

2012-05-22

昨天在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看到张贴的学位论文核对单里,有论文专门研究谭小麟的艺术歌曲。@倒影与回声

2012-05-22

今天“音乐古籍文献、手稿的保存与利用”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叶小钢副院长致开幕词,并介绍了我和其他发言人。我是叶教授的粉丝。开幕之前似乎有点事情没有搞定,有点忙乱,我也没敢和叶大教授套瓷。听了他的《临安七部》和《共和国之路》,祝贺演出成功!!!@叶小钢

2012-05-21

图书馆要用更开放的眼光考虑典藏。有人捐赠的书,也乐器。如果认为乐器不归图书馆收藏,那就不成一体了。

2012-05-21

本人即将发言:国际编目动态及其对音乐文献编目工作的影响 这里有关于我的介绍:http://t.cn/zO3A2J0

2012-05-21

我前面应该是王余光教授发言,但是他没有来,我准备发言了。

2012-05-21

蔡燦煌,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民族音樂學助理教授,兼中國音樂資料館副館長:樂器,做為音樂文獻、典藏價值與其對音樂學研究的重要性

2012-05-21

数码化不是灵丹妙药,不要无限制地拓展,比较严重的成为盲流,不要为数码化去做数码化,本末倒置,失去了数码化的本来意义。其实,背后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原件的保存等。

2012-05-21

郑学仁先生讲了几个感人的故事,都是保护故去音乐人遗产故事。

2012-05-21

文献的事情要随缘,不能强求。希望回来的东西,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2012-05-21

会议拖堂,我最后一个发言,本应该安排在4:30左右,现在大概要到5:30了!

2012-05-21

香港中央图书馆高级馆长郑学仁馆长:“香港音乐特藏——十年建设与回顾”。午饭时听他说过去也是香港中乐团的演奏员。

2012-05-21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首席教授王小盾博士:“汉文音乐古籍(ancient book)和音乐古文书(paleography)的编目问题”。

2012-05-21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数字化工作,都是在原始资料保存良好的基础上进行的。

2012-05-21

许多图书馆陷入数字化的迷途中,通过数字化可以申请经费,但是数字化背后,原件如何处理?档案资料如何保存?这些工作都成为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2012-05-21

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暨民族音乐研究所副教授,并兼任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以及音乐数字典藏中心主任黄均人博士:“数字时代如何典藏音乐? 浅谈策略与方法”。

2012-05-21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文化同质化的关系问题,不少专家都提到了这个问题。

2012-05-21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副馆长吴旭先生英语不错,亲自担任翻译。

2012-05-21

不能无限制使用田野录音,涉及法律和道德问题。

2012-05-21

威斯里安大学音乐图书馆馆长、世界音乐档案中心主任 Alec Mclane博士:音乐有声档案和知识产权

2012-05-21

在外开会,事情就多。今天到现在位置大概收了15个以上的邮件和文件,还有短信、MSN等。

2012-05-21

数据整理也是研究工作,也应该得到承认。数据库建设,第一是收集数据,第二是元数据编制。

2012-05-21

近30多年来,我们国家开发了成千上万个数据库,但是没有音乐的数据库。

2012-05-21

袁静芳教授:“中国古老的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开拓与探索 ——关于建立“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的意义和价值”

2012-05-21

午餐时候见了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昭教授,比想象中年轻,帅小伙的样子。

2012-05-21

会议时间未控制好,才吃午饭。

2012-05-21

美国国会图书馆被称为"The book palace of the american people"——美国人民的书籍宫殿。

2012-05-21

I cannot live without books, 这是杰佛逊的名言,我有一件美国国会图书馆的T恤印着这句名言。

2012-05-21

美国的文化部其实就是美国国会图书馆。

2012-05-21

美国国会图书馆内美国民俗中心档案研究员及民俗学专家叶娜博士发言“《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音乐文献保护》与《华人音乐文献集藏计划讨论》”

2012-05-21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陈红彦副馆长发言,介绍古籍保护工作,也提到了谭小麟手稿,这是国家图书馆所藏仅有的音乐手稿。

2012-05-21

保护民族音乐,和时间赛跑。高速公路通车,几年后当地民族文化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012-05-21

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发言完毕,介绍古籍保护计划,也提到了去年谭小麟手稿的相关工作。

2012-05-21

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教授发言“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以贵州民族音乐保护为例”。谢教授开场用英文发言,PPT也是中英双语的。会前寒暄,谢教授一点都没有高级干部的架子,很随和。

2012-05-21

“音乐古籍文献、手稿的保存与利用”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叶小刚副院长致开幕词

2012-05-21

第一次进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空间不大,装修雅致,感觉到欧洲的风格。遗憾没有电梯,老唱片目录没有回溯。

2012-05-21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d62640102dz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