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滞感”
2012/4/26 点击数:1078
[作者] 图林荒芜路 丫枝静听涛
[单位] 图林荒芜路 丫枝静听涛
[摘要] 最近为了识字翻了几本书,外国人写中国,中国人写中国,中国人写外国,外国人写外国。
最近为了识字翻了几本书,外国人写中国,中国人写中国,中国人写外国,外国人写外国。
好译本,如先不知著者何人,可能你不会觉得他处国门之外,只因那些著作读来没有任何“滞感”,译者文字表述、专业水准之故;当然,也与国外作者行文方式有关(或如哲学,再易懂的哲学著作,如数学一般,都是另外一套“非自然”语言体系;这个我不懂,有时间问问问胸)。
如2012.4新版《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从头至尾,尽管书中正文显有他国的视角,在脚注引述中有他者的立场,但译文却未给人任何“译”感。
最怕有人把文字写的扭曲,处处引典,时时打断阅读时本可享受的那种“快感”。
这也是本人最初强忍,后不再坚持阅读国内某些文学研究者转而“新左”者著作之故。
没有“滞感”的“快感”,才他妈的是真快感。就如很小读书便记得粗语一句:“任何排泄都有种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