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再现明代上高县《重修架阁库记》
2012/4/9 点击数:1487
[作者] 架阁郎
[单位] 兰台天地II
[摘要] 架阁库是中国古代一种综合性档案管理机构,始于宋代并延续至清代。而对它的研究是和发现记载这一问题的历史文献有着密切的关系。
架阁库是中国古代一种综合性档案管理机构,始于宋代并延续至清代。而对它的研究是和发现记载这一问题的历史文献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记载中国古代架阁库制度的历史文献先后被发现,并被披露在档案工作的研究刊物上。这其中有:宋代《六部架阁题名记》《三省枢密院架阁题名记》;元代《嘉兴路总管府架阁库记》;明代《江西布政司黄册库修造记》《太平府架阁库记》;清代江西东乡《重修架阁库藏丈量册簿记》等。这些历史文献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架阁库制度史、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值得高兴的是,时隔多年,有关记载古代架阁库制度的历史文献于近期在江西再次被发现,这就是明代江西上高县《重修架阁库记》。这篇架阁库记是继明代何乔新《江西布政司黄册库修造记》、清代梁琦江西东乡《重修架阁库藏丈量册簿记》之后,被发现的第二篇记载江西古代档案工作的历史文献。它的发现无疑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江西古代架阁库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明代架阁库沿袭宋、金、元制。明洪武年间为了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要求,明统治者采取了不少加强档案工作的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架阁库制度。明洪武一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令全国“置天下诸司架阁库,以庋案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置架阁库。架阁库的设置对巩固明朝封建统治阶级政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重修架阁库记》一文卞要记载了明嘉靖甲申年(1524年),上高县县令陆时雍上任伊始,修建县府架阁库的情况。该文成于明嘉靖甲申年(1524年),后被收录在同治年间《上高县志》,作者为当时的上高县县令陆时雍。
陆时雍,字幼淳,浙江归安人。明嘉靖癸未年(1523年)中进士,当年即被朝廷派任江西上高县县令,后任江西副提学使。在任期内还种编篡过《水利志》。据史料记载,陆时雍“其资性明快,精勘吏治,体抚民疾”,颇受百姓拥戴。《重修架阁库记》全文如下:
重修架阁库记陆时雍邑令
嘉靖甲申年春,余由癸未初选,奉命来令兹邑。力绵任重,恒惧弗胜,更诸废有待旦夕靴掌。一日,稽察县岁积几何,以审盈缩。入而顾宇,岁久颓,倚木如蚕食,土封四围,揪隘龌龊。而金、帛、籍、钞,错处无别。守者卧爨,与之相连。律、诸泉府、重典,殆有愧焉。窃思国家设库置守,所以聚民则而给公用也。今若此,焉用令为哉。且上高无城守,而萑符窃发,万一疏虞,厥负惟深,怏怏未释。适,邑有富民江某,以讼至县。讯己,董之劝之,江即怡然以应。木、石、陶、瓦、工役诸费,举听自用。而属民罔闻。乃撤去朽腐。因其地,为屋者三,规制宏敝。视昔有加。周竖以石防火、防盗也。下袭以板,远湿润也。竖宇舍屋之南,严扃钥也。内列栅三区,以贮群物,便查阅也。外铁镶杖镍(左边部首换为“门”,音“nie”),谨出入也。肇功于是九月九日,十月十日事竣之期也。落成日,僚属夏君士琦初至,与司邑阮君浩、潘君昂、丁君瓛 ;相顾喜而属余曰:是役也,官民不与知,而聚财之地人恃以无恐。君其书于石,以侯来者。余莞尔而言曰:斯固有司事也,奚以异奚以书。虽然信而后劳,廉洁易辱,夫人避是名,而后得此书也。吾去而民无以是累,吾则幸矣。第民义不可泯,敢书石以纪岁月云尔。
陆时雍撰写的这篇架阁库记虽然文章篇幅不大,但文字简洁,文笔流畅,内容也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首先,文章简单记叙了架阁库的修建过程,并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明中期江西县级地方政府架阁库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具体实例。
1.描述了陆时雍上任时上高县架阁库破烂不堪、竹理混乱的窘况,即“岁久颓,倚木如蚕食,土封四围,揪隘龌龊,而金、帛、籍、钞,错处无别。守者卧爨,与之相连。”“律、诸泉府、重典。殆有愧焉。”阐明了重修架阁库的原由。
2.对重修架阁库的资金来源做了说明。当时上高县府库空空,这一现象在当时很普遍。架阁库的重建无公帑可用,而是由“富民江某”全资捐助。
3.记叙了上高县架阁库库房的建设、管理、使用的一些情况。从文中可知当时上高县架阁库房有二间“规制宏敝”,符合朝廷规定的标准;具有了一定的防火、防盗、防潮的作用,即“周竖以石防火、防盗也。下袭以板,远湿润也”;在架阁库的管理、档案的利用等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办法。如,将档案的保管与利用分开,也就是贮存档案与查阅档案分开,“内列栅三区,以贮群物,便查阅也。”;建立了严格的守卫值日制度“竖宇舍屋之南,严扃钥也。”;对库房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外铁镶杖镍(左边部首换为“门”,音“nie”),谨出入也。”这些都是从维护库房和档案安全等方面考虑所采取的一些保护办法,体现了明代架阁库制度的管理思想。
其二、该文所记载的明嘉靖甲申年上高县重修架阁库一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陆时雍作为明代的一个县级地方官吏,注重簿籍、案犊等公文档案在日常政务处理中的作用,体现了他对档案工作的一种积极的认识。
架阁库作为加强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一种政务工具,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各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在明王朝近二百年的统治中,江西府、县两级地方政府架阁库的设置一直得到了延续,这除了与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下令设置架阁库有很大的关系外,还与相当一部分封建地方官对自身政务的重视分不开。明嘉靖甲申年上高县重修架阁库,虽然只是一件普通公务行为,但它却反映了明中期江西的一些地方官吏对自身政务的处理与档案的保护、管理、使用的重视,即,“万一疏虞,厥负惟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三、陆时雍的这篇《重修架阁库记》与明代何乔新《江西布政司黄册库修造记》、清代梁琦江西东乡《重修架阁库藏丈量册簿记》构成了研究占代江西架阁库制度的基础性文献。
在江西,从宋开始一直到清代,封建地方政府大多都设置架阁库。而对架阁库的记载,在明、清两代江西地方府、县志有关的篇章单,以只言片语形式出现的文字比比皆是,但以成文形式记载的历史文献并不多见。陆时雍的这篇《重修架阁库记》是目前己知的,唯一一篇记录明代江西县级地方政府档案工作的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与占代江西地方府、县志中记载的架阁库和黄册库众多的零散文字信息,对研究江西古代架阁库制度及中国古代从宋至元、明、清架阁库制度的发展、变化、延续的历史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江西省档案局 郑海滨
原文连接:http://jiageku.blog.163.com/blog/static/1260691732012398443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