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简介:讲述的角度,这是一个问题
2012/2/1 点击数:2728
[作者] 超平的博客
[单位] 超平的博客
[摘要] 近一段时间因为写作的需要登陆了一些公共图书馆的网站观看他们的馆情介绍,也即网站上的“关于我们”,“关于x图”等等。
近一段时间因为写作的需要登陆了一些公共图书馆的网站观看他们的馆情介绍,也即网站上的“关于我们”,“关于x图”等等。
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数馆情介绍有点自说自话的味道。我之所以敢这么说,说句实话,我不太有耐心把那些馆情读下去。
那么,别的读者,他们读么?或者他们读得下去么?
同样因为写作需要,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读不下去?
很容易找到答案:因为那不是我需要的信息!或者说,那些馆情介绍不是站在我的角度来写的,而是站在图书馆自己的角度来写的,真正属于自说自话。
让我不想看的原因……再次强调我不想看是一个问题,因为我是读者,我不想看,你就白写了……好了,继续说原因——
第一,太长,让人没耐心看下去,而读者想看的内容被淹没、分散、屏蔽在一大堆没什么必要的文字中;
第二,太专业,看不懂。比如“被评为一级图书馆”,这个“一级”到底是最好还是最差?再比如“本馆建成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这是个什么东东?
第三,炫耀政绩,做了什么、获得了多少荣誉……你做了什么难道不是该做的吗?你获得了荣誉自己关上门庆祝就是了,跟我说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讲历史,漫长的足迹娓娓道来。其实,对某个图书馆的历史感兴趣的往往是图书馆界的专业人士,读者感兴趣的应该比较少吧。即使真的需要展示历史,不妨做个链接。
第五,公文化,什么以…为基础、以…为主导、以…为新的生长点,构建什么什么体系……哇噻,把俺当领导了?
也许很多图书馆做这个馆情介绍并没有当作一回事来做,只是追求“有那么一个”。对此,我从宣传推广的角度来看,觉得很无语,难道不需要抓住一切可能的角度和机会去推广自己的图书馆吗?
推广图书馆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拉近你和读者的距离。最近看到一篇文章《Libraries as the Spaces Between Us》,其中一个观点就缩小“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那么,做馆情介绍的时候就离他们近一点吧,别太在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