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即将开始的考验【喜欢看杂志的人】
2011/12/22 点击数:476
[作者] 爱-情-鸟@巢
[单位] 爱-情-鸟@巢
[摘要] 春运,现在连外国人都知道这个词的含义,这个词以为着有1亿人在1个月的时间内大幅度迁移的过程,这个工程量是国外养尊处优的人都难以想象的。1亿人,现在可能有1.5亿了,能迁移的方式无非就是飞机,铁路,公路,轮船等三种方式。但以最高效、最低碳、运量最多的评价来看,铁路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俗话说的好,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和市场,中国的高铁技术为什么能从落后到赶超,实际上是被人民给逼出来的。 根据铁道部预测,一旦高铁网络能够形成,国内的7小时生活圈也就彻底形成了,中国南北两个最主要的城市,北京和广州,有了高铁后,可以7小时到达,以后会不会有更快就很难说,但是以当今的技术,是可以达成了,如果这样的话,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城市,要在7小时内到达就成为可能,一旦这个形成,国内80%以上的大型城市都被囊括在这个圈内,这个成就堪比长城。这样全国人民的流动交流和文化交流就会上了一个台阶,就好象美国的高速公路网一样。高铁是主干,然后到了城市后就直接下地铁去要到的地方,如果这样的话,我早上很可能在广州喝茶,下午就有可能在北京的王府井了。
春运,现在连外国人都知道这个词的含义,这个词以为着有1亿人在1个月的时间内大幅度迁移的过程,这个工程量是国外养尊处优的人都难以想象的。1亿人,现在可能有1.5亿了,能迁移的方式无非就是飞机,铁路,公路,轮船等三种方式。但以最高效、最低碳、运量最多的评价来看,铁路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俗话说的好,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和市场,中国的高铁技术为什么能从落后到赶超,实际上是被人民给逼出来的。
根据铁道部预测,一旦高铁网络能够形成,国内的7小时生活圈也就彻底形成了,中国南北两个最主要的城市,北京和广州,有了高铁后,可以7小时到达,以后会不会有更快就很难说,但是以当今的技术,是可以达成了,如果这样的话,珠三角、长三角、渤海湾等城市,要在7小时内到达就成为可能,一旦这个形成,国内80%以上的大型城市都被囊括在这个圈内,这个成就堪比长城。这样全国人民的流动交流和文化交流就会上了一个台阶,就好象美国的高速公路网一样。高铁是主干,然后到了城市后就直接下地铁去要到的地方,如果这样的话,我早上很可能在广州喝茶,下午就有可能在北京的王府井了。
铁路比飞机有优势,第一,时间比较好掌握。飞机要提前1个半小时到机场。第二,就管制和延误来说,铁路有保障,而且遇到恶劣天气也能成行。第三,大多数铁路站都在市中心,交通接驳发达,机场很多都远离市中心。
现在300-350公里的速度,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提升的可能,就算是以后的磁悬浮来说,空气阻力还是要考虑的,什么都会有极限的存在,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提升速度,那就只有真空管,抽出空气,据说有实际模型表明,可以达上千公里每小时,但是这个的花费有点巨大。目前比较可行的还是磁悬浮等技术,我预计到2020年前后,高铁的速度将稳定在500公里,到时候飞机的优势就是在于国内长途或者跨国飞行,别看现在国内飞机市场一片繁荣,我预测很快国内的需求就会发生根本性转移。
如果是这样,春运就可能不是这个样子了。因为高铁彻底打破了城市间的地域限制,城市水平也会进一步拉近,到时候北上广,就会被一系列大城市所代替,人会进一步分散,春运也不会那么集中,盛世华景。当然现在想想而已,但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原文连接:http://love-info-bird.blog.163.com/blog/static/120634368201111129414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