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 淮滨淮河文化周
2011/10/28 点击数:834
[作者] 楚风
[单位] 寿县图书馆王勇的博客
[摘要] 2011年10月27日,我们一行驱车自江苏徐州市考察动漫文化产业后转道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参加淮滨县委县政府邀请的首届中国淮滨淮河文化周活动。
2011年10月27日,我们一行驱车自江苏徐州市考察动漫文化产业后转道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参加淮滨县委县政府邀请的首届中国淮滨淮河文化周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让淮河文化铸就淮滨”理念,大力弘扬淮河文化,倾力打造淮河文化品牌,着力使淮河文化逐渐成为引领淮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提升淮滨发展软实力,河南淮滨县委、县政府经研究决定,以“淮河文化论坛”为平台,举办首届中国·淮滨淮河文化周活动。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繁荣文化、发展经济、娱乐百姓、凝聚人心”的指导思想,以“弘扬淮河文化,发展节会经济”为主题,通过“政府引领、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本着立足创新、体现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魅力淮滨、活力淮滨、文化淮滨、和谐淮滨”建设步伐,推动淮滨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地发展。
淮滨概况
淮滨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淮河中上游,居黄淮海平原边缘地区,东连合肥、南望武汉、西邻信阳、北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是一个美丽富绕的内陆县,全县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人口73万人。境内四面环河,淮河干流横贯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豫东南“鱼米之乡”的美称。
悠久的历史
淮滨地域文化发源较早,历史悠久,是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早在五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或傍水而居,从事渔猎 ;或立庐岗原,畜牧农耕,创造出淮河上游灿烂的原始文化,春秋时诞生于此的楚相孙叔敖兴修水利,整饬军务,使楚国日趋强盛,遂有“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之壮举,终成一代霸业。几千年来,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历代统治者在这块美丽富绕的土地上或设县制以巩固封疆,或立市镇以繁荣经济,或置谷仓以驻扎重兵,或设判署以安定地方,留下了一桩桩历代人民开发淮滨建设淮滨的英雄业迹。
光荣的传统
淳朴聪慧的淮滨人民不仅具有勇敢、坚毅的性格,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秦、隋、唐、元、明、清历代农民起义的战火,都曾在这里燃烧。淮滨人民操戈奋戟,前赴后继,奋勇投入了历代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一曲曲反抗封建统治的战歌。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淮滨人民的革命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淮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一部分,勤劳勇敢的淮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之中。1927年建立了淮滨第一个党支部,举行了“周黄暴动”,打响了淮滨人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1934年,党领导的红军游击队以淮滨麻里店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发展红色区域,英勇出击,转战在洪、淮之间,中共豫东南地委和豫皖边区地委机关先后设在淮滨,领导了南起麻城,北达阜阳,东到立煌的广大地区的革命斗争。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滨人民踊跃支前,为解放大军抢渡淮河提供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