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一些新举措和动态

2011/1/19   点击数:406

[作者] 牛哥

[单位] 牛哥的博客

[摘要] 最近因为要写一个年终报告,想了解一下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情况,顺便比较本馆相关工作,看究竟是还算在第一方阵,还是早就OUT了。国内无非是看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等,基本上被认为属于第一方阵的高校。于是在网上一阵狂搜,发现整个图书馆界新技术、新思路、新举措还是很多的,可惜的是浙大与其他学校根本就没法比。

[关键词]  国内高校图书馆 学科博客 北大博文 书友会



最近因为要写一个年终报告,想了解一下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情况,顺便比较本馆相关工作,看究竟是还算在第一方阵,还是早就OUT了。国内无非是看清华、北大、交大、复旦等等,基本上被认为属于第一方阵的高校。于是在网上一阵狂搜,发现整个图书馆界新技术、新思路、新举措还是很多的,可惜的是浙大与其他学校根本就没法比。下面例举几个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在做并有点意思的事情:

1.北大图书馆教学参考书短期外借已经开始试行。点评:国外的大学图书馆教学参考书的管理非常到位,但国内整体环境不好,许多教师并不提供参考书目录,更不与图书馆沟通,图书馆要针对性的收藏和服务也很难做好,大多数馆就不做。复旦牵头的CALIS教参书项目,数据更新也难以为继。试看北大教学参考书短期外借运行以后的效果如何。

2.北大图书馆的学科博客推出,目前有12个学科,直接用新浪的博客平台,但内容非常丰富,看的出已经有一个较长的准备阶段。点评:我们也算有一个学科平台,搭了很长时间,但基本没有内容,空架子而已,目前放在新网站的“学科服务”栏目中,我已经多次提议在没有相对丰满的内容并建立起维护机制的情况下,撤消该栏目,省的让同行笑话,但至今无人响应。可见平台有无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内容有无。我们馆无论是网站也好,学科服务平台也好,在内容建设上都太薄弱。

3.北大图书馆把网上北大师生的博文分主题重新整理成“北大博文”,成为图书馆的又一个特色资源。点评:也是建设特色资源的一个思路,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投入的人力不少,要做好更难。北大的这个东西以后会怎样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至少,他们的北大名师、北大讲座等特色资源都在一直积累着。

4.清华大学图书馆收集整理了分散在不同网络平台中的RSS地址,经过汇集整理后集中发布。目前,已汇总23639种学术期刊的RSS地址并提供“清华大学图书馆电子期刊RSS订阅服务”。点评:图书馆新技术的使用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这些技术用的好,应该可以提供许多方便,不过,对图书馆来说,整理、揭示和用户培训的任务一定会越来越重。

5.清华大学等图书馆推出了“手机图书馆”,浙江省是浙大城市学院图书馆首先推出的。虽然目前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不多,也不实用,主要是读者感兴趣的资源太少,但浙江大学居然落在城市学院后面,真有点说不过去。

6.清华大学图书馆成立了人人网上第一个图书馆俱乐部——清华大学图书馆书友会。目前已有近7000人申请成为俱乐部会员,其中本校学生占到40%。点评:清华在赶上时代潮流方面确实胜过北大。感觉: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要称老大,还是有能够拿得出去的实在货,浙大图书馆敢自称老三吗?

7.清华大学机构库已开通试运行。点评:国内高校做机构库的学校也不少,但内容丰富的很少。印象中厦门大学的机构库比较好。

8.复旦大学图书馆开通QQ、MSN实时在线咨询服务。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都有实时在线咨询服务,省内宁大就做的很好。复旦的起步也已经比较晚了,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开通的计划,更加落伍了。

9.上交大开展“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 “鲜悦living library”活动将搭建一个自由、炫动的交流平台,邀请校园生活中各有建树的特色人物作为每期的“畅销书”,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其关注和感兴趣的主题。在自由、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感悟精彩的人生。点评:交大在吸引人眼球方面总有独到之处,宣传也做的好。北大、清华等图书馆都在2010年有计划周全的读者宣传交流活动。图书馆每年搞1-2个有点影响的活动是必要的,至少应该让学校能经常听到图书馆的声音。

10.上海交大推出“学科服务平台” 与原来的学科博客一起,为它一直在打造的学科服务特色增加分量。点评:交大要说在学科服务上有什么特别值得推崇的其实并不多,在业内也不见得有多少好评,主要是吹的太大了。但至少是按学科组成了团队,而且整个馆都为此改变了机构设置。预测2011年将是一个学科服务年。

总结图书馆开展的工作和活动,要么大张旗鼓,集中力量,在业界短时间就搅起大的波浪。要么润物细无声,悄悄积累,开始不为人所知,但最终大家会为其产生的效益折服。我们图书馆,这两者都没有做到。差距巨大可想而知。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268350100pz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