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图书馆深入开展古籍普查,大量民间古籍急需保护

2010/8/10   点击数:400

[作者]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

[单位]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

[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性的古籍保护计划便已正式启动。近日,黔江区馆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又有重大发现,黔江民间古籍藏品极为丰富,其中发现个人古籍藏品数量已经远远超出我馆的馆藏古籍数量,大量民间古籍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关键词]  黔江图书馆 古籍 普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性的古籍保护计划便已正式启动。近日,黔江区馆在古籍普查工作中又有重大发现,黔江民间古籍藏品极为丰富,其中发现个人古籍藏品数量已经远远超出我馆的馆藏古籍数量,大量民间古籍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黔江区馆现有古籍藏量为3千2百余册,在今年的古籍普查中,已上报定级了多种古籍。但在后继的普查工作中,发现黔江民间还存在大量古籍藏品,几乎所有街道、镇、乡都有分布。特别是在城东北门社区的徐某,有着十几年古籍收藏经历,他的个人古籍藏量现也达到五千多册,超过了黔江区馆的馆藏量。

徐先生是重庆收藏协会会员,从业于古玩买卖,古籍收藏只是属于他的个人爱好,家中收藏的古籍都是品相大多较好。在十几年的收藏生涯中,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古籍收藏也有一定的见解。在他的藏品中,还发现有罕见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藏品,如由三种少数民族或外国古文字撰写的经文,该经文书写在木棉纸上,记载的是高僧舍利子的所在地,此件据记载共有五本,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孤本。

黔江区古籍保护工作处境艰难,民间古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普查中看到,多数民间藏品没有技术支持,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没有任何恒温恒湿设备,造成古籍大量老化、脆裂、霉变。有专家指出,在没有有效保护手段的情况下,古籍善本每翻一次寿命就会减短60年。调查发现黔江区区民间古籍基本上都没有采取保护措施。

通过普查,在古籍保护工作中,目前急需做好三件事:一是解决黔江区馆古籍修复工作人才瓶颈问题,引进、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对黔江民间古籍的珍贵善本和孤本,特别是能达到国家级保护名录申报要求的,安排专门的资金收购馆藏并加以保护。三是对民间收藏爱好者进行古籍保护知识的培训,提高古籍保护意识和水平。

(黔江区馆)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8730030100li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