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农学院之计划
2010/1/20 点击数:580
[作者] 文丰:学习驿站
[单位] 文丰:学习驿站
[摘要] 本院由四川省立农学院改为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性质本属相同。但所以合并之原因,由于今夏教部专员郭有守、督学顾兆麐两先生来川考查之结果,此为众同学所共知。查大学之组织,中外俱远在数百年以前,惟所研究者,偏于文艺、哲学、神学、医学等等;而于农科,则视为以老农老圃之经验而已,初无研究学之价值。嗣因农产物方面,受自然的支配力甚大,每每劳而无功。于是乎,有避免自然支配之企图,进而为战胜自然之研究,农科大学遂逐渐形成,而有今日之组织。中国以农立国,株守旧法,不知改良,以致农产物品既退化,量亦低落,甚至依靠外国进口的粮食,以维持民食,诚吾国农界之羞。此教部亟亟于整顿农校之所由来也。本院合并川大,其目的亦在此。
整顿农学院之计划——在农学院纪念周演说(任鸿隽,1935年9月23日)
本院由四川省立农学院改为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性质本属相同。但所以合并之原因,由于今夏教部专员郭有守、督学顾兆麐两先生来川考查之结果,此为众同学所共知。查大学之组织,中外俱远在数百年以前,惟所研究者,偏于文艺、哲学、神学、医学等等;而于农科,则视为以老农老圃之经验而已,初无研究学之价值。嗣因农产物方面,受自然的支配力甚大,每每劳而无功。于是乎,有避免自然支配之企图,进而为战胜自然之研究,农科大学遂逐渐形成,而有今日之组织。中国以农立国,株守旧法,不知改良,以致农产物品既退化,量亦低落,甚至依靠外国进口的粮食,以维持民食,诚吾国农界之羞。此教部亟亟于整顿农校之所由来也。本院合并川大,其目的亦在此。
此次来川,接办本校,过南京晤教育王部长时,谆谆以彻底整理本院为训!其整理初步,伊意:“(一)暂时停招一年级新生;(二)原有学生,分别转学或寄读;(三)不能转学或寄读时,即将农林两系合并为农林系;以便获得充分时间,作整理工作。”第一步办法,王前校长任内,已于本年暑期,奉令遵办。第二部办法,因四川别无农学院,省外农校成绩与本校又不衔接,且时间已迟,无法办理,故惟有实行第三步办法之一法。即将农系第三班、林系第三班合并为农林系第四年级;农系第四班、林系第四班合并为第三年级;农系第五班、林系第五班、林系第五班合并为第二年级。除第四、第三两年级学生,仍在本院上课外;而二年级生,则寄读于本校理学院,明年秋季依旧回本院肄业。
大学学生,重在求得研究学问门径,并不定须所学各科,均有深刻研究。即使对于所学各科特别专心,在此四年短期当中,亦所获有限。数年后,且将等于无用。盖科学进步,一日千里。新的发明,时有所闻。如不得研究门径,不能随科学进步而进步,则昔日所学,已全成过去陈迹。换言之,即成为古董矣。对于国家、社会,固少裨益;而于个人,究有何用?欲求的研究学问门径,固有赖于教授指导;第根本问题,则在关系各科之基本科学非有相当了解,其道莫由。盖新的发明,纯籍基本科学,如数、理、化、生物为基础。外国文字,复其媒介也。畴昔国内各大学,均重视专门科学之讲授,而忽于基本科学之练习,其在四川为尤甚。以故大学毕业生,除服务行政机关外,勤于学问、造诣深甚者颇少。欲求有所发明,更属不可能。现在规定一二年级,注重英文及基本科学之复习;三四年级,再作专门科学之研究。本学院二年级学生寄读在理学院,即本斯意。因理学院理科设备较为完全也。
至于整理本院具体方案,现在与曾省之院长商讨中,将来再行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