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中在和平发展期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研讨会上的发言

2009/12/10   点击数:210

[作者] 建中读书

[单位] 建中读书

[摘要] 两岸之间共同点很多,最近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不是上海的世博会,而是一个全中国人民的世博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我觉得“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就是我们两岸共同的最大公约数。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台北馆 环保意识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前段时间两岸间流行“最大公约数”的说法,因为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些共同点作为突破口加大彼此间开放的力度。

两岸之间共同点很多,最近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就是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不是上海的世博会,而是一个全中国人民的世博会。在这届世博会上,我觉得“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就是我们两岸共同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现在都在宣传低碳、环保,我觉得中华文明中可以找到很多低碳和环保的事例。从宏观层面上来讲,天人合一,就充满了尊重自然的理念。从微观层面来讲,早在周代,就有环保工作的专职机构——虞衡,虞衡是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的泛称,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令法令。尽管这一名称各朝各代都有不同,如曾经叫做少府或工部,但这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这次在最佳城市实践区展示的成功案例中就包含了上海和台北的展馆。上海选送的沪上生态家展示的是这个建筑生态友好和节能减排的功能。我去参观过这个建筑,我觉得它展示的不仅仅是节能减排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传达了一种理念。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生态友好的低碳城市,为此我们可以将整个城市看做是一个面向低碳城市目标的生态有机体,城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这个有机体的细胞。沪上生态家就是一个鲜活的细胞,它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发电站,看做是一个回收站,它不仅仅要减少对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而且要为今后的再利用储存能量、储备资源,如果说,每一个建筑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低碳城市的目标就能实现了。

台北的历届市长都重视“人文、科技与环保城市”的理念,台北馆反映的正是该市近年来着力推进的成功实践。如无线宽频区展示了该市极力推崇的“多用网路,少用马路”和“只要有空间就能上网”的理念,通过在城区密布无线接入点,使市民能随时随地,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任何工具上网。如今,台北市已成为全球最大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城市,该市90%的人口密集区以及两千多所学校已经实现无线宽带信号全覆盖。资源回收展示区反映的是台北的另一个成功案例。该市政府从2000年起实施城市垃圾减量及再利用计划,动员市民参与垃圾不落地、垃圾费随袋征收、回收渠道多元等环保行动。由于市民的积极配合,这些计划都得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望实现2010年达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标。台北馆以自己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现了台北人永续城市的理念和实践,生动诠释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从上海来看,上海市政府从本世纪初启动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至今已经滚动实施了三轮,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已经启动。市政府每年拿出全市GDP总量3%作为环保投入,推动环保城市的建设。最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报告,对上海在筹备世博会过程中所开展的环保工作做了评估。报告概括了上海在九大领域所作的努力,包括空气质量、交通、能源、固体废物、水、绿化和保护区、气候碳中和、世博园区概况和公众参与等,对上海总体环境保护工作予以了肯定。但报告也提出上海应继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并为城市长远发展制定综合的固体废物减量化战略。我认为,上海和台北有很多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和借鉴。

今天,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市民自觉自愿参与环保事业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有的学校自愿组成“伊甸园环保志愿者小队”,定期称量每个队员家里可回收垃圾的重量。还有的学校自愿组织“粉笔减排”计划。由于粉笔在生产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于是学校师生动了很多脑筋,为粉笔加“帽子”、提醒老师们上课时尽可能用白板书写等达到节约使用粉笔的目的。总而言之,“低碳”思维贯穿于上海世博会的每个细节,贯穿于上海城市生活的每一个部分。

台湾的青少年中一定也有很多这一类的生动例子,两岸之间的共同点还是很多的。我希望大家能借世博会这一平台,开展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原文连接:http://www.wujianzhong.name/?p=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