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装具的选择

2008/12/8   点击数:340

[作者] 书剑飘零

[单位] 书剑飘零

[摘要] 档案装具(archival container),档案馆(室)存放并保护档案的装置或容器。主要有封闭式箱柜、单柱式固定架、复柱式固定架、积层架、活动式密集架、卷皮和卷盒等。各种架子也用于图书馆存放图书。无论何种装具,都必须对档案无损害作用,并且制作经济,使用便利

[关键词]  档案装具 图书馆



档案装具

档案装具(archival container),档案馆(室)存放并保护档案的装置或容器。主要有封闭式箱柜、单柱式固定架、复柱式固定架、积层架、活动式密集架、卷皮和卷盒等。各种架子也用于图书馆存放图书。无论何种装具,都必须对档案无损害作用,并且制作经济,使用便利。

封闭式箱柜:即带盖的箱子和有门的柜子。一般以木材或金属制成,有的还做成组合式,分开为箱,叠放成柜。其优点是能有效地防尘和阻止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而且搬运挪动便利;缺点是造价高,占据库房有效空间大,单位面积存储量小。这种存储档案的方法沿袭已久,在中国古代就已使用(见石室金匮),现今中国档案部门仍广泛采用。

单柱式固定架:采用方形空心铁柱作主支柱,单节架仅用两根立柱,在立柱两侧冲有许多等距的插孔,根据需要的间距插入挂板,挂板上搭放搁板。单节架旁再并接立柱,即成双节架,依次并接可延长成多节架。架子四框和底座用螺栓组合。该架耗材少,结构简单适用。

复柱式固定架有单面架和双面架两种。其结构、性能、规格与单柱式固定架略同,不同的是主支柱用双柱或三柱,比单柱架稳定性好,负载力强,每排架的节数可任意延长。

积层架:俗称通天架。是密集型的固定架群,适用于特高房间和专门修建的中间不设或少设楼层的大型库房。它以单柱式固定架为基本单元,垂立于地面并叠接至楼顶,构成高大架体。在各立柱连接处的平面上,铺以钢板或混凝土板,作为人行道 。该架充分利用空间,容量大,负荷均匀分布于墙基和柱脚地基上,可节省库房建筑投资,但不利于防火。

活动式密集架:是在复柱式双面固定架的底座上安装轴轮,能沿地面铺设的小导轨直线移动的架子,可根据需要将多个架子靠拢或分开。分手动和电动两种,手动又有手摇式和手推式,手推式又分轨道型和悬梁型。走动方向有横向和纵向之分。该架将固定通道变为机动通道,使库房单位面积上的档案存储量增大,但对库房地面的承载力要求也高,按中国《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承载力为每平方米1200千克。

卷皮和卷盒:是档案部门专用的一种装具。用于固定档案整理成果,确立档案保管单位,并保护档案不致散失和毁损。卷皮即以相连或不相连的封面和封底将档案夹在其中,有的装订成册,有的不装订。有软质和硬质两种,软质卷皮不易站立,一般专制卷盒盛放,再存于柜架内,硬质卷皮类似卷匣,其背脊和边沿可标明案卷标题和类别、年代等,能竖立放。卷皮和卷盒一般用塑料或纸张制作,有些国家规定使用无酸纸和纸板,并不得使用浆糊。

档案存储环境(archival storage environment),存放档案的空间中影响档案耐久性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线、污染物等。档案制成材料的质量优劣固定之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档案“寿命”的长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温度:一般认为低温对档案保护有利。各个国家的要求不完全一致,不少国家档案部门把温度控制在20°C左右,上限不超过25°C,下限到15°C左右,不低于8°C。对于照片、影片、录音、录像等胶片、胶带档案的保护,则要求低温,一般在10°C以下。温度过高对档案不利,纸质档案中纤维素特别是非纤维素成分在高温下会加速老化。耐热性差的字迹会扩散、模糊、变色、退色。胶片、胶带对高温更为敏感,会加速片基、带基的老化,软化胶片的乳剂层使其易受机械划伤,打乱胶带磁层中磁分子的有序排列,增强其复印效应。一定的高温加高湿有利于档案害虫和危害档案的微生物生长、繁殖,使档案遭受虫蛀、霉烂,特别是胶片的乳剂层易于受到微生物的危害。温度忽高忽低不仅使档案制成材料频繁胀缩,而且空气中水汽极易在档案上凝结,增加其含水量。在150°C高温下,档案会迅速遭到损坏。

湿度:不少国家的档案部门把相对湿度规定在50%左右。上限不超过65%,下限不低于40%。过高的湿度在一定条件下会加速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和降解,耐水性差的字迹会发生洇化、退色。高湿会使胶片、胶带吸水膨胀,改变磁分子、银粒子间的距离,使音像失真模糊。高湿还会促进氧化物对胶片、胶带中银的质变作用,会影响胶片、胶带尺寸的稳定性,特别是醋酸纤维素酯在高湿情况下会发生卷曲。档案害虫和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湿度愈高(如相对湿度70-90%)生长、繁殖愈快,对档案的危害愈大。湿度过高还会促进其他有害因素对档案为害。低湿可以抑制微生物和害虫的发生,但易使档案受到机械性损伤。

光线: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对档案都有破坏作用,光波愈短,破坏性愈大。光会直接使档案制成材料中高分子化合物发生光解作用而受到破坏,光可以加速氧对档案制成材料的作用,而发生光氧化降解。光对档案制成材料中存在的许多杂质如金属离子,会促进其光化学反应。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光的破坏性更大。光会使档案载体材料变黄发脆、老化变质,降低强度,也会使字迹音像退变,信息丧失。

污染物 指空气中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物质,其中有些是危害档案的。危害档案的污染物有酸性有害气体、氧化性有害气体和固体杂质──颗粒物。酸性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氯气等与库房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档案中的水分结合产生酸,使纸张中的酸度逐浙增加,催化纸张纤维素水解,从而使纸张老化变质,失去强度,耐酸性差的字迹则会变色和退色。胶片中明胶分子是各种氨基酸的两性化合物,在酸或碱的影响下会加速分解。酸碱物质还会促使影像发黄、模糊、消退。氧化性有害气体有氮氧化合物、氯气、臭氧等,会使档案制成材料中某些组分迅速氧化、使档案强度下降,字迹、音像退变。颗粒物即烟尘和粉尘,通常统称之为灰尘。它们的形态和组分极为复杂,有金属、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和放射性物质等,还会吸附一些有害气体。这些颗粒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纸张纤维素和非纤维素的水解和氧化,造成字迹退变;也会污染文件,促使纸质档案粘连在一起 ,成为“档案砖”。颗粒物还会造成胶片、胶带档案物理的、化学的损害,例如使磁层受到磨损,造成记录信息跌落、噪音增大、失真。颗粒物也是微生物的传播者和掩护所。

档案有害生物防制(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rchival vermins),危害档案的生物主要有昆虫、微生物和啮齿动物三类,对它们的预防和控制是档案保护的重要内容。

危害档案和其他文献的昆虫约有30多种,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 国部分地区档案中捕捉到的就有十几种,种类虽少但危害甚大。据1960年调查,在53个单位中虫蛀案卷达13.7万多卷;1964年对 196个单位调查,其中82个单位档案虫蛀者占档案总数的41.8%。危害档案最严重的害虫有档案窃蠹、烟草甲,最普遍的为毛衣鱼。

档案窃蠹(Falsogastrallus sauteri Pic) 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分布较广,主要危害档案、图书以及胶合板和硬纸板。据1964年对广东省五华县公安局的调查,在 30个案卷中有档案窃蠹 1800头。受害物体表面分布芝麻大的虫孔,内部虫道密布,充满纸屑和粪便。成虫为椭圆形,9节,头部球形,长2.15-2.2毫米,栗褐色。生活习性:在广州地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虫道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化蛹,蛹期约半个月,4月上、中旬出现成虫,以上午8、9时羽化最多;成虫少飞翔,以爬行为主,有趋暗性;羽化后2-3天交配,再3~5天产卵;卵散产,20粒左右,多于物体的裂缝和档案文献的装订处;卵期10-20天,孵化的幼虫钻入寄主缝隙中为害。虫道条状,长约10-15毫米,宽约2毫米。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 Fabricius)分布广,食性杂。中国西南、中南地区以及华东部分地区的档案、文献常受其害。成虫体长2.0-3.0毫米、体呈宽椭圆形,背面显著隆起,全体棕黄色至赤褐色,有光泽,密生白色茸毛。生活习性:一般一年3-6代,寒冷地区一年仅1、2代,炎热地区一年可达7、8代,每代生活时日在温度30-35°C时约33日,25°C时约50日;以幼虫越冬,幼虫孵化后如无食物则食其卵壳,或绝食2-10日(随温湿度而异) 仍能生长;初化幼虫,喜黑暗,常蛀于装订处;幼虫老熟后以分泌物缀食物残屑在装订处或案卷的褶缝中作一透明白色坚韧白茧,2-4日化蛹;羽化后在茧中静止数日以待性成熟再活动交配;卵单产于寄主碎屑或缝隙、凹陷、皱褶内;成虫仅饮液体,不食固体食物,有假死性,善飞、喜黑暗,白天或光线强烈时潜伏在缝隙等黑暗场所不活动,在阴暗光线中、阴天、黄昏、夜间或高温潮湿时,四出飞翔,活动最盛。

毛衣鱼(Ctenolepisma villosa Fabricius)分布中国各地,主要出现于有淀粉的场所,能危害档案、图书、资料及衣物。雄虫体长9-13毫米,无翅,身体背面被有灰黑色鳞片,腹面被白色鳞片;雌虫大于雄虫,产卵管伸向腹部末端之外。生活习性:一年发生数代,在温暖地区发育很快;卵散产或成块地产在物品上;成虫、幼虫均喜黑暗,隐藏在各种物体的缝隙里,性活泼,夜出活动;遇光惊逃。

档案害虫的生态环境由许多因子组成,关系最大的是气象因子的温度与湿度以及人为因子。如烟草甲,温度低于20°C时成虫停止产卵,幼虫在温度32.5°C相对湿度70%的情况下,发育最快,死亡率最低;温度降至17.5°C或上升到40°C时,即使湿度适宜,幼虫也不能完全发育;在30°C时,即使相对湿度低于50%,幼虫死亡率仍甚低;温度32°C,相对湿度45-60%时,卵孵化率为70%,相对湿度上升至75-90%,则卵孵化率增至90%以上。改善档案保护条件、搞好卫生防疫、防止档案受害虫感染、控制温湿度,是恶化昆虫生态环境、预防档案害虫发生的重要方面。

除灭档案害虫的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主要采用熏蒸杀虫剂,运用较广且对档案纸张字迹无明显影响的熏蒸剂有环氧乙烷、溴甲烷、硫酰氟等。使用熏蒸剂应有适宜的密封环境,选择良好的时机,施放适当的用量,才能取得好的杀虫效果。熏蒸剂的毒性大,使用时必须采取周密的防范措施。物理方法 有高温杀虫、低温杀虫、微波杀虫和放射线辐照杀虫等。这些方法在使用中必须避免对档案有害的温度和剂量。

危害档案的微生物主要是以档案制成材料为营养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其中危害最大、最普遍的是霉菌。档案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青霉属(Penicillium Link)、木霉属(Trichoderma Pers.ex.Fr.)、毛霉属(Muor Micheliex Fries)、根霉属(Rhizopus Ehrenberg)等。微生物在库房中生长繁殖主要依靠库房空气中的高湿度,档案中过高的水分以及档案本身的植物纤维、淀粉、胶粘剂等各种有机物。破坏微生物在档案库房内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是预防的主要内容,注意入库前的消毒和经常性的清洁卫生工作,是防护档案微生物的重要环节。

危害档案的啮齿动物主要是鼠类,有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 Milne-Edwards)、黑家鼠(Rattus Linnaeus )和小家鼠(Meriones Chengi Wang)等。鼠的特性:食性杂,善于掘洞、咬啮、跳跃、攀登。档案库房防鼠措施:堵塞孔洞缝隙,严禁食物入库,控制水源,搞好卫生、保持整洁,设防鼠设备,加强库房管理措施,创造使鼠类不能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档案库灭鼠有机械法 、毒饵法、熏蒸法和生物学生态学灭鼠法。使用灭鼠药要注意安全。

原文连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56a920100b9r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