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2/3/10
[作者] 黄方楠,李明德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研究目的]明晰短视频平台网络舆情传播的非理性表达形态、非理性互动类型、情感强度现状,可加深对网络舆情现状及新兴传播方式的理解,为舆情管控带来新思路。[研究方法]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事件短视频,采用内容分析法,将视频元素拆解为图像、声音、文字三部分,分析其中非理性表达的主要形态和常用符号;同时以视频下方有效评论作为非理性互动样本,总结非理性互动类型及其特征、测算网民情感强度。[研究结论]短视频舆情的非理性表达,呈现出人物形象鲜明、背景音突出、“标题党”盛行的传播现状;网民情绪稳定,舆情事件内容成为情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非理性互动有失义性互动、微情绪互动、偏激互动和暴力互动四类,须对失义性互动进行过滤、对偏激互动和暴力互动进行源头控制和实时监管、对微情绪互动进行监控,防止出现群体情绪感染、防止重大舆情事件产生。
[研究目的]明晰短视频平台网络舆情传播的非理性表达形态、非理性互动类型、情感强度现状,可加深对网络舆情现状及新兴传播方式的理解,为舆情管控带来新思路。[研究方法]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情事件短视频,采用内容分析法,将视频元素拆解为图像、声音、文字三部分,分析其中非理性表达的主要形态和常用符号;同时以视频下方有效评论作为非理性互动样本,总结非理性互动类型及其特征、测算网民情感强度。[研究结论]短视频舆情的非理性表达,呈现出人物形象鲜明、背景音突出、“标题党”盛行的传播现状;网民情绪稳定,舆情事件内容成为情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非理性互动有失义性互动、微情绪互动、偏激互动和暴力互动四类,须对失义性互动进行过滤、对偏激互动和暴力互动进行源头控制和实时监管、对微情绪互动进行监控,防止出现群体情绪感染、防止重大舆情事件产生。
详情请下载:短视频舆情的非理性表达与互动分析.pdf
引用本文:
黄方楠,李明德.短视频舆情的非理性表达与互动分析[DB/OL].[2025-05-1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1263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