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12/12/19
[作者] 夏和顺
[单位] 深圳商报
[摘要] 2012nian 12月18日,位于广州文明路213号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改往日的宁静与悠闲,该馆广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这座源于广雅书局藏书楼的大型公共图书馆迎来了百年华诞。广东省中图副馆长倪俊明告诉记者,除了大型庆典仪式外,中图此次庆祝活动亮点多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史展开展,拥有古籍4万多种计30多万册的特藏部重新向公众开放,《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志》、《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杜定友文集》等一系列馆庆图书问世。在读者眼里,这一座百年老馆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2012nian 12月18日,位于广州文明路213号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一改往日的宁静与悠闲,该馆广场彩旗招展,人头攒动,这座源于广雅书局藏书楼的大型公共图书馆迎来了百年华诞。广东省中图副馆长倪俊明告诉记者,除了大型庆典仪式外,中图此次庆祝活动亮点多多: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史展开展,拥有古籍4万多种计30多万册的特藏部重新向公众开放,《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志》、《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杜定友文集》等一系列馆庆图书问世。在读者眼里,这一座百年老馆又焕发了新的青春。
广雅书局藏书楼一脉相传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源于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局藏书楼。张之洞于光绪十年(1884)督粤,因“海内通经致用之士接踵奋兴,著述日出不穷,亟应续辑刊行”,遂于光绪十三年(1887)在菊坡精舍创立广雅书局,后迁至省城旧机器局厂屋,聘请顺德李文田学士为总纂。广雅书局开局以后,雕刻成书千余种,雕片逾十万。书局所刻各种经籍图书,均赠藏广雅书局藏书楼(名冠冕楼),供院中诸生随意借阅研习。
宣统元年(1909),清廷颁布《京师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规定各省一律开办图书馆。次年,广东提学使沈曾桐命学务公所图书科长冯愿,以广雅书局藏书为基础,创办广东图书馆,但因政局动荡未果。民国成立后,广东首任都督胡汉民命冯愿、李茂之等开办广东图书馆,以保存图书。1912年7月下旬,广东图书馆在文明门外聚贤坊(今文德路62号)开馆,李茂之任馆长,冯愿任总务长。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百年历史,可以视为中国近现代百年历史的折射。这期间,广东省中图曾经停办,曾经迁徙。中山图书馆馆长刘洪辉说:“中山图书馆百年前的建馆初衷是‘开启民智’,如今它早已成为面向全民的公共图书馆。用最朴实的两个字来概括它的蜕变,就是‘服务’”。
生生不息的两条血脉
“归入”与“散之”
百年馆庆之际,中山图书馆特别在特藏部为著名作家秦牧和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设立书屋,以示纪念。省立中图副馆长倪俊明告诉记者,二位先贤对中图无私奉献,延续了百年中图生生不息的两条血脉——归入和散之。
秦牧家属于今年10月将其7000余册(件)藏书和手稿全部赠予中山图书馆。而在秦牧之前,从清代著名藏书家梁鼎芬、孔广陶到近代著名学者容庚的无偿捐赠,中山图书馆在百年间汇集了众多岭南文化名人、学术先贤的智慧结晶。中图的百年积淀,源于岭南社会和广东民间的“归入”。
杜定友是中山图书馆百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位馆长,他也是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力促图书馆将广府学宫藏书楼的旧藏开放给普通市民借阅,一度遭遇当时馆内“文士”(多为清朝书院宿儒)的“弹劾”被免职。但正是在杜定友等一批图书馆人的努力下,力促中山图书馆从一座传统的藏书楼向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转型。它的百年积淀,得以“散之”社会、传之民间。
如今,借助数字化技术,百年中图正经历另一番华丽转身。借助“缩微文献整理”技术,读者可以不必去翻阅脆弱的古书原件,借助电脑或新版影印本,就能阅读到这些“养在深闺”的珍贵古籍文献。读者还可以使用手机、iPad享用中图的馆藏资料。
见证广东文化源远流长
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说,百年前,中山图书馆是在广雅书局的藏书楼基础上建立的,而广雅书是广州清末最大的出版机构。中山图书馆以前有南馆和北馆之分,位于文德路62号的南馆就是广雅书局旧址,这里历史上是著名的南园,是明代广东诗人墨客雅聚之所。而孙中山早年曾在南园内的抗风轩从事革命活动。位于文德路81号的北馆,原址是宋代广府学宫,现在还留有一些遗迹,如翰墨池、番山亭。1986年建成的中山图书馆新馆,就在广东贡院遗址上建成。而此处在废除科举后,曾是两广师范学堂、广东大学和中山大学所在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见证了源远流长的岭南文脉。
倪俊明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志》的执行主编,他在编纂馆志时发现,中山图书馆与广东现代文化更是紧密相连。上世纪20年代,全省第一次美术展览是在中山图书馆举办的。上世纪40年代,岭南画派的著名画家如关山月等人,都曾在中山图书馆举办过画展。而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山图书馆还举办过许多画展、摄影展,其中不少人物后来成为有名的艺术家,如许钦松、安哥、张海儿、梁光泽等等。
倪俊明说,中图是广东图书馆事业的龙头,拥有数量众多的近代岭南名家和学人著作手稿。例如藏于经部的康有为一批手稿,正准备与天津图书馆馆藏的其他康有为手稿一并影印出版。中图还藏有由康有为的弟子整理的、康有为在万木草堂期间讲论的著作《康有为口说》,至为珍贵。
再现清末民初广东社会
为配合此次百年馆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组织整理、编写、出版了“百年馆庆书系”,包括《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志》、《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同仁文选》、《翰墨书香——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百年馆庆书画作品集》、《情书——致中山图书馆》、《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杜定友文集》、《黄埔军校史料汇编》、《刘轲集》、《〈金刚经〉仿真影印》等13种。这批图书,是广东省中图研究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
广东省中图积百年搜罗积累,已成为岭南一大文化库藏,其所保存的一大批岭南历史文献资料尤可称道,比如此次出版的《旧报新闻——清末民初画报中的广东》,厚厚三巨册,图画1800余幅,取材于民国初年的石印画报,包括粤港的《时事画报》、《赏奇画报》、《平民画报》,还有上海的《点石斋画报》、《时事报》,天津的《醒华日报》以及画师吴友如的作品汇编,内容均与清末民初的广东及港澳人、事、物有关,给现今读者提供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引用本文:
夏和顺.广东中山图书馆迎百年华诞(图)[DB/OL].[2025-05-2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276132.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