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7/8/13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
[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前身是1907年原德文医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图书室,1951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医学部分图书及医学院图书室随学院从上海迁至武汉,与原武汉大学医学院图书室合并组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图书馆,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图书馆,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2000年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是为学校教学、医疗、科研和管理决策服务的医学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湖北省医学文献收藏开发利用中心,同时还是同济医学院的文化中心。本馆德文藏书占整个外文藏书的1/4,是本馆藏书的一大特色,因此本馆也是中国的德文医学文献中心。本馆与中外近百家医学文献机构保持着紧密的业务联系,并在信息文献加工利用的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
[超链接] http://lib.tjmu.edu.cn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前身是1907年原德文医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图书室,1951年同济大学图书馆医学部分图书及医学院图书室随学院从上海迁至武汉,与原武汉大学医学院图书室合并组成中南同济医学院图书馆,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图书馆,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2000年合校后为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是为学校教学、医疗、科研和管理决策服务的医学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湖北省医学文献收藏开发利用中心,同时还是同济医学院的文化中心。本馆德文藏书占整个外文藏书的1/4,是本馆藏书的一大特色,因此本馆也是中国的德文医学文献中心。本馆与中外近百家医学文献机构保持着紧密的业务联系,并在信息文献加工利用的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199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图书馆采编、流通、文献查询等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
1992年,开通了MEDLARS国际联机终端。同年被湖北省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评为“湖北省研究级藏书单位”。
1993年,被卫生部授权为首批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
1994年,在湖北省高等学校“办馆条件和文献加工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级图书馆”。
1996年,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连通,可通过CERNET进行国内外有关部门文献的检索和查新。
2000年,在湖北省高等学校“读者服务测评”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图书馆”。
2000年,合校后,根据现今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和我馆实际情况,按照“精简机构、提高效能”的改革精神,医学院图书馆机构调整为四部一室:文献资源部、文献流通阅览部、多媒体技术服务部、信息咨询部和办公室。
2002年,建成现代化的多媒体阅览室。
2003年,更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构建了一个主干为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的高带宽、高容量、高可靠的网络平台。
本馆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目前使用面积7000余平方米,对外开放阅览室10个,阅览座位1000余个。馆藏40万余册,外文期刊有英、德、日、法、俄文4000余种,中文现刊1200多种,外文现刊约500种。现有电子文献1T,除了多种学习光盘外,还有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20多个。不仅可直接使用Medline、CBMdisc、Proquest、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医药卫生版)、CMCC、OVID、万方数据库等大型医药文献数据库,还可通过校园网利用主校区电子资源,如:超星数字图书馆(30多万种各学科图书)、博硕士论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全文电子期刊等共20多种数据库。
本馆主要服务项目有:书刊借阅、馆际互借、医学情报查新、专题情报调研、信息咨询、代查代译、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外文多媒体视听、文献复制、书刊装订、医药信息知识教育以及读者培训。此外本馆还编辑发行《中国医学文摘》<临床检验>和<放射诊断>2个分册 。每学期面向全校开设选修课《图书馆学概论》,定期进行各类读者培训,接受外单位人员进修。
引用本文: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DB/OL].[2025-05-14].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99625.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