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7/9/28
[作者] 滕州市图书馆
[单位] 滕州市图书馆
[摘要] 滕州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滕县通俗图书馆,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县城书院东院建立,1913年(民国初年)通俗图书馆改为公立图书馆,设借书室、阅览室。1932年,图书馆与演讲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馆址在文庙前院。1939年,日伪滕县公署改民众教育馆为新民教育馆。1946年,鲁南行署在县城建民众教育馆。1950年,滕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西门里龙家牌坊东建大众阅览室。1954年,大众阅览室并入滕县文化馆。1956年,滕县图书馆建立。1960年图书馆合并到文化馆。1973年滕县图书馆恢复建制,次年秋迁至新兴南路(馆舍在原展览馆北端)。
[关键词] 滕州市图书馆
[超链接] http://www.tzlib.net
滕州市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滕县通俗图书馆,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在县城书院东院建立,1913年(民国初年)通俗图书馆改为公立图书馆,设借书室、阅览室。1932年,图书馆与演讲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馆址在文庙前院。1939年,日伪滕县公署改民众教育馆为新民教育馆。1946年,鲁南行署在县城建民众教育馆。1950年,滕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西门里龙家牌坊东建大众阅览室。1954年,大众阅览室并入滕县文化馆。1956年,滕县图书馆建立。1960年图书馆合并到文化馆。1973年滕县图书馆恢复建制,次年秋迁至新兴南路(馆舍在原展览馆北端)。
1983年7月,原滕县图书馆少儿室受到文化部的表彰。从1984年至1992年,连续9年被滕州市人民政府和枣庄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89年在全国图书馆“十先”评比中,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先进图书馆”,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明图书馆”。
1950年,滕县大众阅览室,藏书仅500余册。1956年建馆,藏书总计12558册。1960年至1966年初,图书增加到72200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到1966年底,图书减少到63941册。1973年图书再度损坏,藏书只剩下4万余册。1973年12月,图书馆恢复建制,馆藏图书逐年增加,到1985年,馆藏图书达到10万余册,订报纸59种,杂志318份。1987年,滕县人民政府拨专款4.5万元,购《四库全书》一套,共1500册。1991年新馆建成,市政府又拨款10万元购置图书。图书馆与级索、大坞、木石、界河、城关等镇联合设立图书专架。特设了滕州籍专家、学者、作家藏书架,收集各种著作60余册。1991年底图书总藏量为21万余册,其中收藏明代崇祯元年刻本《唐宋八大家文抄》6卷1函,明、清、民国时修的六种版本《滕县志》、《续滕县志》等。同时购置钢制书架18组,钢制半开架6组,杂志架7个,阅览桌20张,阅览凳100个,少儿阅览桌椅20套,订报纸78种,订杂志400多种。设施、藏书达到国家规定的甲级县标准,在全省居于县级首位。
1973年,图书馆图书分编由《中小型法》改用《中图法》。1990年,使用《中图法》第三版分编图书,目录体系完善,至1992年建立公务目录两套(分类与书名目录),读者目录3套,其中1套工具书专题目录。业务达到国家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1980年以前,图书馆受设施的局限,主要开展借书和阅览等有关的各项活动。1991年图书馆北楼建成后,阵地扩大,借阅活动丰富起来。持证读者发展到2126名,每天接待借书、阅览、查询资料的读者达300多人次,每年接待读者约13万人次。1991年,新馆落成后,持证读者发展到4086名,平均每天接待读者400余人次,每年接待读者20余万人次。
1981年至1985年,设立了流动图书箱,实行跟踪服务,定期把图书送到工厂、学校、机关、医院,5年中送书上门5749人次。和烟厂、酒厂、鲁南水泵厂、钢窗厂、鲁南化工仪器厂、果树开发中心等60余个单位建立了关系,不定期的为他们提供、更换图书。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科技资料4123次,解答科技咨询2386条。在借阅开展“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活动。为了减少“拒借”,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互借关系。
1960年至1966年,举办《毛主席诗词》、《红岩》读书演讲会,《雷锋日记》学习心得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等12次。1970年至1980年举办自学成才、“爱我家乡”作文比赛等活动38次。1989年在全市读者中开展了“博览杯”知识百题竞赛,参加答卷的682人,获一、二、三等奖的6人。1989年,在全市举办“为科技生产服务成果展”中,有木石、鲍沟、官桥、界河、龙阳、岗头、姜屯、东郭等14个文化站周书室服务成果参展。展示了*科技致富所取得成绩。滕州图书馆选送的照片“松花蛋远销国外”、“醉人的佳酿”参加了1989年秋文化部举办的为生产服务成果展。1992年春节出谜语400余个,以滕州文化为内容的春联100余幅,举办元宵猜谜、对春联活动,吸引观众万余人,参加活动的3000余人。1981年至1992年,滕州市图书馆利用节假日举办猜灯谜、对春联、读者座谈会、知识竞赛等活动39次。1987年,枣庄市文化局举办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滕县图馆取得读者工作第一名,著录取得第三名。1990年枣庄市第二届公共图书馆业务竞赛,滕州市图书馆读者工作又取得第一名,著录和目录组织分别取得了第三名。
1964年,由团县委、县妇联、县工会、文教局捐书1500册,现金152元,赠给60个农村图书室。1965年,县供销社提出公益金12860元,购书1.5万册;充实272个农村图书室。1965年,桑村公社建起第一个民办公助图书馆,藏书5000余册。1975年西岗公社大办农村图书室,滕县图书馆赠送了76个图书箱,赠给公社图书馆书架4个,图书3000余册。随着全县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和工厂纷纷兴建图书馆(室)。1980年鲍沟文化站建起了图书馆,藏书5000余册。1984年,东郭文化站创办了借阅、出租、出售三位一体的图书馆。1985年,乡镇图书馆<室)有18处,藏书7.2万册,农村图书室488处,藏书15.73万册,厂矿图书馆(室)160处,藏书10.36万册,学校图书馆(室)49处,藏书14.4万册,医院图书馆(室)7处,藏书3.4万册,全县总藏书量达60余万册。1991年“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促进了图书馆事业发展,农村建起717个图书馆(室),其中藏书万册以上的有顾家庙、史村、赵楼、程堂、北池、龙庄、姚庄6村庄和鲍沟、官桥、木石、柴胡店文化站共10处。建起厂矿图书馆(室)175处,学校图书馆(室)89处,全市共建图书馆(室)981处,总藏图书184万册,形成了以市公共图书馆为中心的市、乡、村三级图书馆(室)网络,出现了城带乡、乡促城,城乡齐发展的新局面。
1975年,县图书馆设立了辅导室,配专职业务人员2名。在辅导工作中,采取两种形式:一,举办图书管理员培训班。二,到基层图书馆(室)实地辅导。1980年前,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36期,培训管理人员1100余人次。1980年至1992年,举办培训班18期,培训管理人员683人次。每期培训班由市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讲授分类、编目、著录、藏书建设、读者工作等项课程,最后通过考试,发给结业证书。还到基层图书馆(室)辅导,图书分类、登记、编目、著录、排架、借阅进行实际操作,传授业务技术与管理。1991年兴办万册图书馆高潮时,市图书馆抽出10名业务骨干组成3个小组,分别到乡镇和村帮助建馆与业务辅导,使全市的万册图书馆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
1987年山东省在青州,召开了第一届公共图书馆业务辅导会。1992年4月20日,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第二届业务辅导会在滕州召开。山东省文化厅、省图书馆和各地市图书馆的领导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史村、顾家庙、赵楼、北池、龙庄、木石、官桥7个万册图书馆,省文化厅的领导对滕州图书馆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滕州市图书馆正式建馆于1956年。滕县图书馆1988年改为滕州市图书馆。1991年,滕州市图书馆迁至善国路。馆址占地11亩,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有借书室、阅览室、少儿借阅室、电子阅览室、资料室、特藏室、采编室、辅导部等部室。1994年以来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截至目前,滕州市图书馆藏书22万余册,阅览座席320个,年订报刊杂志500余种。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00余人,年流通总人次18万人次,年外借册次13万册次。
引用本文:
滕州市图书馆.滕州市图书馆[DB/OL].[2025-05-15].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01121.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