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3/4/21
[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
[摘要]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建立的以政治法律资料信息为重点的高校图书馆。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图书馆。1978年学校复办后发展至今,是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主任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最早建立的以政治法律资料信息为重点的高校图书馆。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政法学院图书馆。1978年学校复办后发展至今,是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主任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成员馆。
1、馆舍
图书馆由海淀校区图书馆和昌平校区图书馆两个分馆组成,其中海淀校区图书馆有科研楼和图书综合楼西侧的新馆共两个馆舍,昌平校区图书馆有文渊阁和法渊阁两个馆舍。图书馆采用开放的借、阅、藏合一的管理模式,两校区馆藏图书可通借通还,图书馆网络资源均可实现全年每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为中国政法大学师生文化交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场所。
海淀校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2.68万平方米,其中新馆包含地下1层,地上6层,共7层。截止2022年9月,海淀校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达195.1万册,其中新馆馆藏65.3万种,99.3万册;科研楼馆藏22.8万种,95.8万册;可向读者提供2040个座位,包含1700余个供阅览使用的座位及300多个分布在研讨区、多功能厅、静音舱、朗读亭等区域的座位。在功能布局上着重考虑了合理化、流程化、现代化、智能化,区域划分鲜明,设置了单人研修间、开放研讨区、多功能厅等。多人研讨室、艺术鉴赏厅、文化展廊目前正在建设中,很快将对读者开放。在馆内配备了自助借还机、座位预约系统、机器人、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朗读亭、静音仓等现代化服务设施,并根据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在阅览区桌面上安装了插座及照明台灯,为读者提供现代、舒适、智能的阅览空间。海淀校区新馆每周开馆7天,每天14.5个小时向全校师生开放。
昌平校区图书馆文渊阁和法渊阁总面积为1.3万多平方米。截至2022年9月,昌平校区图书馆文献资源共约76.5万册,其中文渊阁:25万册,法渊阁51.5万册;法渊阁可为读者提供阅览座位1380余个,文渊阁可为读者提供阅览座位300余个;电子阅览采取分散式管理,约185台电脑分布在图书馆各个阅览室供读者免费使用。阅览室每周开放98小时,自习室每周开放112小时。
2、图书文献分类标准及图书排架体系
图书馆主要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人大法》)类分文献资料。2002年(含)以前入藏的图书采用《人大法》分类排架,2003年(含)以后入藏的图书采用《中图法》分类排架。
3、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拥有的纸质文献资源约271.34万册,电子图书241万册、电子期刊125万册。目前可供师生检索与利用的电子资源有几十种(在校园网IP范围内的任一台电脑都可以直接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无需用户名和密码)。
常用的中外文电子资源主要有:
电子图书: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华数字书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JSTOR电子书等。
全文期刊:中国知网CNKI系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超星期刊;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人社版);JSTOR西文过刊库;EBSCO数据库等。
多媒体类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天脉(TVMVDB)电视新闻资讯教研数据库。
法学类数据库:Westlaw Classic数据库、Hein Online数据库、Lexis Advance法律资料库、Beck-Online法律数据库、Kluwer Arbitration仲裁库、日本法律数据库TKC-law library、元照月旦法学知识库、北大法宝(中国法律检索系统)、德古意特德语法学电子书等。
2019年图书馆新增发现系统平台,为读者提供了“一站式”检索服务。
引用本文: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DB/OL].[2025-05-1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34941.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