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23/3/22
[作者]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
[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
[摘要]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国家级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近30余项。该馆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京师学务局在朝阳门外所设立的“劝学所”。
[超链接] http://www.cylib.cn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国家一级图书馆,先后获得国家级军警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近30余项。该馆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13年京师学务局在朝阳门外所设立的“劝学所”。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以十二五“四网一体”朝阳特色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契机,立足新时代,围绕“两区”建设及“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工作主攻方向,强化党建引领,按照“求突破,树标杆,做示范”的工作标准,创新服务方式,汇聚社会资源,满足百姓多层次需求,努力建设“阅读之城”,构建“书香朝阳”。主要工作亮点如下:
一是紧抓机遇推进体制改革,形成发展新动力。继北京首家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并实现达标后,作为文旅部试点单位,在北京乃至全国较早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组建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理事会,监事会、特别成立专家委员会和书香朝阳全民阅读发展智库,吸纳北京大学、北京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北京史研究会等多位国家级知名专家,常年为“书香朝阳”发展及北京市朝阳区历史文脉研究等提供顶层设计、制度研究、课题研究等服务。完成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如《北京市朝阳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准入机制研究》,区域文化特色出版物《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馆藏石刻拓片汇编》,国东贞石—朝阳区石刻拓片展等成果。
二是秉承传统发展优势,不断提高阵地服务水平。继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新馆2013年年底对外开放后,2018年完成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小庄馆重装开放,“一馆两址”优势进一步彰显。目前开放面积近2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300万册,实现年增图书不少于4万种、30万册,数字资源50TB,其中特色自建数字资源量30TB;年均接待读者不低于150万人次;流通图书不少于150万册次,借阅服务效能在北京名列前茅。年举办各种活动不少于500场,形成“金台书院”、“低幼家庭书房”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在北京公共图书馆最早引入直播方式,创造单日线上、线下活动参与人次220万历史记录。
三是发挥区域中心馆作用,升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继在北京乃至全国特色部署“四网一体”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后,深度实施总分馆,实现3+1总分馆模式传统图书馆服务网络升级,团结湖、来广营等基层图书馆先后荣获北京最美阅读空间;以特色预约服务、操作界面优化、点位优化等手段,升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目前效能占比北京市朝阳区公共图书馆流通量的三分之一,自助图书馆流通量超过北京市11家区县级图书馆;与掌阅等机构合作,打造精品福利数字资源,提升数字图书馆吸引力;服务驻区企业、部队,打造精准文献服务,流动图书馆服务网络不断优化。目前北京市朝阳区内汇聚市、区、(地区)、街乡、社区(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581座(包括首都图书馆、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街乡级图书馆、社区村图书室及90台自助借阅终端),基本阅读服务提供得到有效保障,形成“阅读之城”的主阵地。
四是融通区域资源,坚持社会化发展,构建书香社会。继首家尝试并持续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运营,创造“朝外模式后,坚持融合发展,打造了有温度、有质感、有主题的“朝阳城市书屋”。该项目将政府公共资源优势与社会力量运营优势结合,打造城市阅读新空间,目前已建成39家,分布于艺术园区、CBD核心区楼宇、医院、学校、社区地下空间、残疾人就业实践基地等。其中,郎园良阅和宸冰书坊馆获得“北京十佳优读空间”,城市书屋也被中宣部列为创新案例。
引用本文:
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北京市朝阳区图书馆[DB/OL].[2025-05-14].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528019.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