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4/4/7
[作者] 张明伟
[单位] 中共阆中市委报导处
[摘要] 在1999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奖章授予的20个图书馆馆长中,李文福是唯—一个县级图书馆馆长。李文福是一个学者型馆长,多年来,他一直深入钻研业务,先后有8个专题研究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李馆长把业务工作改革的重点放在信息咨询业务的市场化上,使信息咨询业务的大力发展成为贫困山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李文福深深记得,年轻气盛、满腹经纶的他走进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五郎庙”时,是1984年2月。不是叫他去做“方丈”,而是去主持阆中市图书馆的工作。作为馆会的“五郎庙”,因年久失修,早成危房,又没有下水道,雨天积水深注册厘米,而且堂堂一个图书馆,连单独的水、电户口都没有……
在1999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奖章授予的20个图书馆馆长中,李文福是唯—一个县级图书馆馆长。屈指一算,16年奋斗不寻常。忆往昔,这位52岁的中年汉子禁不住眼睛湿润了。
李文福是一个学者型馆长,多年来,他一直深入钻研业务,先后有《图书论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图书馆要当好农民的市场顾问》等8个专题研究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那么,李馆长又是如何运用自己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呢?
建阵地。首先是抓职工队伍建设,将专业技能与工作效率相结合,以“技术能力十能力付出十页献。对定分配所得,鼓励职工追求上进——“不做图书管理员,要当信息导航员”。
工作中,李馆长总是身先士卒。他和大家培育了400多盆盆栽花卉,绿化了馆内环境。工作一流的领导,才能带出工作一流的职工队伍,大家不分彼此,全心扑在事业上。其次是抓硬件建设,李馆长采取“一创、二捐、三争取”的集资办法,共筹集资金100多万元,修建了1120平方米的藏书楼,2240平方米的综合楼,添置彩电、录像机、桌椅、书架等设备328件(套),办公条件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其三是带领全馆职工广辟财源,创收节流,开拓了10多项创收途径,年创收数万元;同时,狠抓节流,从一滴水、一度电、一页纸做起。仅组织全论职工修住馆会、管理建材,以及16万册图书的搬运、清点、上架等工作,拉节约开支2万多元。
抓服务。李馆长把业务工作改革的重点放在信息咨询业务的市场化上,使信息咨询业务的大力发展成为贫困山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针对社会需求,他们先后编印《图书馆与读者》、《要情通报》等资料70多期,为党、政、工商和科研等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1000金来。李文福带领职工在二龙、老观等3S个乡镇的36个村、37个专业户建立了“重点服务登记卡”,定期或不定期为村、社、农户提供致富资料和信息;还先后到全市乡镇巡回放映科技录像和举办农科挂图展览。全馆利用论技信息优势,做了跑项服务:一是调整幕书取向,坚持跟踪服务;二是好印信息扼要,
开展专题服务;三是着眼企业需要,开展“五代”(代借图书、代查资料、代购资料、代复印资料、代培训供销员)服务;四是建立了信息网络,开展联合服务。
创特色。阆中市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上注重创特色。其一是加强网络化建设;其二是重新制定文献资料收藏政策,调整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与电子出版物的收藏比例;其三是不断完善“活资源”。
他还整理撰写了价值很高的《大石文化在阆中》、《巴族名称》、《巴渝舞初探》等文献,增加了馆藏的含金量;征集、接收了阆中籍在外的知名人士1863人的书刊资料8853册及捐款6万多元;搜集地方文献资料1000种、1250册。
李文福说:“21世纪是虚拟化的数字图书馆与电子化的个人图书馆并行的时代,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很多。”
引用本文:
张明伟.从“破庙”里走出来的全国先进——记四川省阆中市图书馆馆长李文福[DB/OL].[2025-07-01].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32308.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