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15/12/17
[作者] 王细荣
[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
[摘要] “亲合性”(affinity)是波义尔(R. Boyle,1627-1690)以前化学亲合观的概念表征,其特点是:以有机体为参照物,类比地以有机体间雌雄相配对的物质间亲合性作出拟人的解释。当时的自然哲学家或炼金术士从爱憎情感、亲缘关系等的拟人化类比出发,通过思辨、联想,对物质化学运动的原因作形而上学(与形而下相对的)解释。他们主要不是通过实验或观察,而是通过猜想,希望了解物质化合的原因。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机体论亲合观是后来人们探索物质化合原因这一主题的原始“范式”、“硬核”,为科学的亲合观的形成提供了前理论基础。正如“维也那学派”(Wiener kreis)创始人之一弗兰克(Philipp Frank,1884-1966)在《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基于常识经验类比的“形而上学”解释是科学概念形成的一条“捷径”。
“亲合性”(affinity)是波义尔(R. Boyle,1627-1690)以前化学亲合观的概念表征,其特点是:以有机体为参照物,类比地以有机体间雌雄相配对的物质间亲合性作出拟人的解释。当时的自然哲学家或炼金术士从爱憎情感、亲缘关系等的拟人化类比出发,通过思辨、联想,对物质化学运动的原因作形而上学(与形而下相对的)解释。他们主要不是通过实验或观察,而是通过猜想,希望了解物质化合的原因。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机体论亲合观是后来人们探索物质化合原因这一主题的原始“范式”、“硬核”,为科学的亲合观的形成提供了前理论基础。正如“维也那学派”(Wiener kreis)创始人之一弗兰克(Philipp Frank,1884-1966)在《科学的哲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基于常识经验类比的“形而上学”解释是科学概念形成的一条“捷径”。
详情请下载:早期物质化合原因的形而上学解释.pdf
引用本文:
王细荣.早期物质化合原因的形而上学解释[DB/OL].[2025-05-14].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412190.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