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9/7/21
[作者] 苏雪
[单位]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
[人物介绍] 李岩,男,1965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双学士学位,研究馆员,现任广东商学院图书馆馆长,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图书馆技术、信息系统开发与网络信息技术。负责主持广东省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和广东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建设项目。主要社会兼职有: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秘书长,兼任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副秘书长、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图书馆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信息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图书资料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兼职研究员;广东商学院财税信息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数字图书馆论坛》顾问编委;《图书馆学研究》编委。
[关键词] 新馆建设 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图书馆 馆长
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图书馆于2009年初落成,它坐落在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森林公园内的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里,新馆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充分的文献资源保障。它设计精良,建筑考究,高贵而不张扬,它如处子般静立于湖的中央,宛若出水的芙蓉楚楚动人。
我们就该馆新馆建设采访了广东商学院图书馆李岩馆长。
问:请问李馆长,三水校区图书新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什么?
李岩:我们新建成的三水校区图书馆,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的三水森林公园里,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楼高5层。它坐落在莲湖之上,坐西朝东,面向主校门,位处校区的中心位置。这座图书馆是作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进行设计和建设,建筑预算6000万,最终建设完成,加上配套建设投入将近一个亿。整个建筑设计蕴含着“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理念。其外墙设计采用中国古典的博古架和镂空竹简,以体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之寓意;而且外墙的博古架及镂空设计既起到与众不同的装饰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遮阳和通风作用。
问:能请您具体谈谈图书馆的整体定位和建筑规划吗?
李岩:好的。在整个规划、设计之初,我们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化图书馆的建筑设计理念,将图书馆定位为一个文化、休闲、学习、交流的综合性建筑空间。按照这一定位,一楼临近湖面的区间规划为休闲、自修研修区,以亲水平台、长廊及中空花园为主体的休闲空间,设有3间自修室、密集书库、学术报告厅、咖啡吧、书吧、文化长廊等场所。整个休闲区依湖而建,没有任何的围墙,这种开放式的建筑设计风格可以使建筑与自然相融合,打破建筑的封闭感和压抑感,使身处其中的人能够轻松自在、怡然自得,从而增进阅读的情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整个大厦内设计成通透的室内园林,从一楼到五楼全部采用玻璃建造,也就是说从每个楼层都可以看到一楼的景致,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采光好,而且整幢建筑都能够充分享受绿色植物和一湾碧波的自然园林所营造的清爽雅致。
图书馆的入口设置在二楼,采用开放式的门禁系统管理,全面实现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及管理。二楼主要是办公区、公共服务区、自助借还区、藏本及工具书阅览区、新书阅览区以及展览厅。公共服务区包括我们的门闸监控、入口、宣传栏、值班台、总服务台、咨询台以及电梯,各路口的楼梯、休闲区。三、四楼是以图书、期刊及报纸为主的阅览区,共设有经管法图书阅览区、文学艺术图书阅览区、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区、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区和外文图书收藏室,以及4个期刊、报纸阅览区。在三楼设立自助文印服务区,配置3台高速数码复印一体机,为读者提供文献打印、复印机扫描服务;另在每个阅览区都配置了计算机检索终端,以满足读者随时便捷地检索、查询馆藏文献。五楼以现代化技术及多媒体服务为主,有200座的电子阅览室、60座多媒体实训室、三间多功能视听室、6间教师研修室、一间小型研讨室,光盘资料库、研究中心、主控机房、技术办公室等。
总体来讲,整幢图书馆大楼是这样规划的:一楼以休闲、自修为主;二楼以办公和公共服务为主;三楼、四楼以图书报刊阅览服务为主;五楼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服务为主。应该说在建筑设计与空间规划上,完全体现了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人性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服务理念。
问:这座新世纪新建的图书馆在网络化、信息化方面有哪些先进之处?
李岩:广东商学院建校历史比较短,到今年也就25年的历史,因此毫不隐讳地说,我们的图书馆拥有很少的精品馆藏,善本、珍本根本没有,确实缺乏文化底蕴、文化积累和传承。馆藏也基本上是90年代以后的最近十年发展起来的,确切地说应该是从1996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最近这十年恰正是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而且广东省在这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于是就我们馆而言,馆藏和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并且在全省来说是排头兵。广东商学院是1989年广东省第一批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管理的学校,在1996年全省的计算机应用、文检课和信息服务三项评估中,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全省近百所院校中位列第四,还在2003年广东商学院20年校庆的时候,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建成了第一个软硬件网络资源高度集成的数字图书馆,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全省高校图书馆的高度评价。2006年“广东省经济学管理学及法学数字化资源中心”落后我馆,获得省教育厅项目建设财政拨款150万元的资助。从2003 年一直到现在,我们不断地追加投入加速数字化的发展,所以在面向新校区再建新图书馆的时候,我们考虑更多的就是在优势方面进一步加以打造,使优势效应更强。因此三水校区的新馆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方面投入得巨大,占整个配套项目建设经费的3/4,达到1200万元。
三水校区图书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需求的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是三水校区新馆全面履行其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功能的必要支撑,是由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业务自动化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标志。因而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其建设目标应体现高起点、高标准和高质量并努力向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看齐,新馆应具有先进的通信和网络系统,高效高速,可靠稳定地支持新馆复杂的、具有高并发数、大数据流、多媒体传输等特征的应用系统,以满足作为区域数字图书馆中心馆和广东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的要求;应具有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求和未来的应用,新馆的应用系统将向内容管理,全面的资源整合,个性化和深层次服务,强大的网络应用功能,更高水平的自动化方向发展。
基于校园万兆核心主干网络应用环境,整个图书馆打造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用于业务与服务,所有应用层全部采用千兆到桌面,主干万兆冗余的网络架构体系,保证整个设备的运行,不会出现单点故障。图书馆信息网络采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而且无线上网也覆盖全馆。由于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必须超前的考虑,那么在建的网络必须能适应未来3-5年的发展,所以我们选择的是能够支持IPV6和10万G的网络设备和架构体系。
图书馆的各个应用系统全面实现现代化智能网络管理,我们称之为“Lib on IP”。为实现此目标,新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重点完成以下内容:
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网络平台;
建立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数字资源服务与管理平台;
建立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支持校园一卡通的自助式借还、复印、上机、收费等开放式自助服务平台;
建立基于智能网络化应用的楼宇监控、消防监控、机房监控、门禁管理、网络与服务器设备管理、自动化集成系统管理等高度集成的应用系统管理平台。
在创建数字化校园的理念指导下,图书馆内的整个应用服务系统支持校园一卡通,无须再有其它的借书证,籍以完成和实现我们整个校园数字化建设和一卡通建设,图书馆也建立起了自助式服务平台,各项服务均通过校园一卡通来完成,比如图书借还服务、上机也好,复印打印也好,视听点播也好,各种消费服务全部都可以采用一卡通支付完成。
问:在建筑施工方面,贵馆有什么好的值得推荐的做法?
李岩:好的。除了刚才所谈到的网络技术需要超前考虑外,我认为在建筑设计与施工本身也应该具有超前的意识,我们就是这样的思路。虽然投入相对大些,但是至少能够保证这座建筑在5年以后不落伍,不至于没过多久就要返工、改造呀。举一个细节方面的例子吧,我们的员工电梯也是需要使用一卡通来识别的,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开的。因为员工电梯位于办公区,主要用于搬运图书或设备,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员工内部。由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当建成后就不必像其他没有规划好的图书馆那样“大动干戈”,又是改通道又是换门庭的,而一切都是顺理成章、井然有序的。
另一个方面,我想介绍的是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一些做法。首先,整个图书馆所有的玻璃墙都采用中空加膜,有良好的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室内可以做到冬暖夏凉,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央空调的能耗和运行成本。再一个呢,由于使用玻璃墙和空间通透设计,整幢建筑的室内采光比较好,在通常的照明条件下,可以实现局部亮可以实现整个亮,于是大大降低了照明电力的消耗。第三是楼层饮水,每个楼层我们都安装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净化水、纯净水装置,为读者提供免费的饮用水服务。
再有就是,由于图书馆大楼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很高,许多工作不再需要人力去完成,馆内所有的工作只需要20多个工作人员就够了,于是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日后运营成本。在网络化的支持下,所有的业务如技术支持、设备维护以及各项管理、服务,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来实现。虽然说超前建造费用可观,但从长远来说,即使不可能一次到位,因为时代在进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嘛,也还是能够省去后续大量的维护、改建、扩建等投入以及人力资源投入,所以我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引用本文:
苏雪.李岩:恰当定位 适度超前(图)[DB/OL].[2025-05-1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137799.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