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libs.net 2007/8/22
[作者] 丁樱桦
[单位] 成功大学图书馆
[摘要] 台湾中兴大学图书馆遭逢九二一大地震,结构体严重破坏,虽是危机却也是重要的发展契机,一路走来,图书馆在波折中壮大,更在稳健中成长,1994年9月21日新图书馆正式落成启用,雄伟秀丽耸立于中兴湖畔。
[关键词] 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图书馆
中兴大学图书馆遭逢九二一大地震,结构体严重破坏,虽是危机却也是重要的发展契机,一路走来,图书馆在波折中壮大,更在稳健中成长,1994年9月21日新图书馆正式落成启用,雄伟秀丽耸立于中兴湖畔。新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在线,前临中兴湖,后有苍翠林木,北面遥接行政大楼及阳光草坪。图书馆以水平、垂直的帷幕窗塑造出现代感的建筑气息,搭配米黄色花岗石,突显稳重、高雅之意象。图书馆入口处以结构玻璃塑造出透明的量感,图书馆南北两侧的主要阅读区,是以大面积开窗引进自然光,窗外满目的翠绿,舒适宜人。馆内则由[采光中庭]串联二至六楼的主要阅览区,展现多变化、富趣味性的视觉穿透感;透明而富层次,优质而舒适,是绝佳的阅读思考空间,也是中兴大学重要的精神地标。
新馆兴建交响曲
图书馆重建,最重要灵魂人物就是范豪英馆长。她在幕后辛勤策划,锲而不舍地努力争取再争取,终于获得经费补助。回首来时路,范馆长首先感谢历任校长、总务长、研发长等校内行政团队,尤其是校内外的专家大力协助,不论是馆舍规划、审议、工程监督、空调工程改善意见…等莫不尽心尽力。重建过程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例如1989年3月9日下午4点,1500名一年级学生及教职员工,利用劳作课程服务的机会,举办[人龙传书]活动。大家以两列人龙传书方式,沿着中兴湖畔,穿过校园,将一捆捆的图书传送到惠荪堂地下室的[临时图书期刊中心],九二一地震虽然震垮了图书馆,却更坚定全校师生的团结精神。
配合重建作业,六年间图书馆数据与服务分置多处:有学生活动中心之[图书借阅中心];惠荪堂地下室之[参考期刊服务中心];旧理工大楼一楼之[行政管理暨视听服务中心];旧粮作所典藏罕用图书、套书、旧藏图书;男生宿舍智斋、信斋地下室设置自修室。全馆同仁虽然分散三处服务,但服务热忱依旧。这真是一段辛苦的岁月,首当其冲的是工作人员大换血,27人之服务团队,却面临退休13人,离职3人的困境,大量退离形成人力缺口,除须尽力维持馆务之正常营运外,还要兼顾新馆规划与建设,如建筑、水电、空调、网络、装修、家具、指标、公共艺术及搬迁等各项工之进行,等于是双倍工作压力,可敬的馆员们同心协力完成这项伟大神圣任务,艰辛的过程中有汗水、有眼泪、有欢笑也有压力,却也是馆员能力成长的重要契机。为补足人力缺乏的窘境,范馆长大力拓展志工招募,为弥补空间之不足与限制,图书馆积极推动电子资源,使原有的服务不打折。新馆得以顺利启用,正是这一群默默耕耘付出的同仁、工读同学以及志工团队。
新馆设计符合现代化大学图书馆之需求,提供优质宽敞的阅读环境,它采用多元化的空间配置,在硬件上提供[整体性]、[功能性]、[舒适性]及[安全性]之设施,在软件上则融合数字图书馆与实体空间的优势,全馆采无线上网,建构成一复合式图书馆,。新馆为地下一层、地上七层建筑,总楼地板面积34,595平方公尺,第七楼层为艺术中心及国际会议厅,规划藏书量为170万册,阅览席位约2,000席。地下一楼的[自习室],学生一人一卡的进入,不仅让学生有安静、机会均等的阅读空间,也让学生养成自律的能力。三楼多媒体中心提供视听数据供读者观赏,中庭设有100吋大屏幕不定时播放节目,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元化服务。[长青阅览区]提供舒适设计的阅览席位,以及适合银发族阅读的馆藏。面对中兴湖畔是音乐频道欣赏区,您可徜徉于馆员精心挑选的音乐中,沉淀心灵。这是一座兼具数字与传统、科技与人文之图书馆,也是中部地区之学术资源信息中心。
中兴大学图书馆楼层配置一览表
地下一楼 自习室、停车场
一楼 参考数据区、参考咨询台、办证服务台、借还书柜台、影印室、置物间、馆长室、采编组、参考组、第一简报室
二楼 西文期刊、长青阅览区、音乐频道欣赏区、读者讨论室、研究小间、影印室、期刊组、密集书库
三楼 中文期刊、阅报区、多媒体中心、音乐频道欣赏区、读者讨论室、影印室、信息组
四楼 中文图书区(300-500类)、新书展示、音乐频道欣赏区、读者讨论室、研究小间、影印室、信息推广教室、第二简报室、典藏组
五楼 中文图书区(000-200类、600-900类)、特藏室、音乐频道欣赏区、读者讨论室、影印室、图书信息教学实验室
六楼 西文图书区、音乐频道欣赏区、影印室、图书馆会议厅、第二会议室、第三会议室
七楼 艺术中心、国际会议厅、第一会议室
发展转折点
范豪英馆长是中兴大学创校70年来第一位具备图书信息专业的馆长,她的到任代表学校对图书馆的重视,也响应了学生的要求:图书馆要改变,要改革。范馆长曾任职美国阿肯色州医科大学、阳明医学院馆长,民国80年她接任馆长时,图书馆一年的图书经费仅300万,其余都分配系所,仅能采购一般性的馆藏。但校长大力支持,第一年就大幅增加图书预算为700万,以后并逐年增加,这是很重要的转折点。范馆长到任后积极与与系图沟通观念,希望在西文期刊订购上,能减少重复订购之损失,进而图书馆能统筹全校期刊经费,建立纸本核心期刊。之后,电子期刊与电子数据库的订购也由图书馆统筹,今年更争取到图书采购之主导权,在馆藏资源发展上是很大的突破。
人力资源是图书馆另一个发展困境,当时图书馆的专业人力仅有1/4,专业人力的流动率非常高,且没有一位组长具备图书信息专业,要如何留住专业馆员并使一些重要的理想能够落实,是范馆长必须克服的难题。另方面,当时图书馆的服务非常保守,只开放到下午5点,范馆长到任后即施行服务的改革与要求,例如延长开馆时间等,故有小部份同仁因压力过大而请调学校其它单位,范馆长坚持只准调出而不接受其它单位人力调入,希望藉此机会招募专业人力,以提升专业服务质量。范馆长又在馆内成立许多任务编组,例如馆藏发展小组、轮调工作小组…等,使专业馆员也有学习及参与馆务决策的机会。为避免本位主义,还全面轮调组长,落实图书馆是一体,各组必须彼此支持之团队精神。而馆舍老旧、空间有限,加上原有环境之网络设施不足,而多次将兴建新图书馆列入学校中长程发展计划,但苦无经费兴建图书馆。921大地震正好是浴火重生的契机,为争取重建经费,必须在一个月内提需求书,幸赖校内校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协助,全馆同仁全力支持,得以整合图书馆需求,如期完成规划书,如今终于美梦成真。
历经15年的努力,范馆长为图书馆奠定良好的基础,实体图书馆整合数字与纸本馆藏,又不断开拓新的服务,使图书馆发展成中部地区学术重镇。此外,又设置[特藏资料室],保存珍贵文献资料;设置[长青阅览区],提供适合银?族的阅读空间和数据;积极开发志工人力资源,弥补现有人力之不足,协助图书馆业务发展;结合艺术中心举办各类型艺文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及艺术气息。另方面,筹设图书信息学研究所,多年来图资所师生与图书馆合作密切,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提升与馆务发展都有正面的意义,这一切都是图书馆发展的利基。回顾以往,范馆长感性的描述心路历程,当她看到图书馆顺利转型,非常欣慰。如今新馆启用,图书馆正式迈向新的里程碑,今年二月,敬爱的范馆长荣退,交棒给詹丽萍馆长。
图书馆的挑战
新任馆长为图资所詹丽萍教授,曾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图书分馆主任、台南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等职。詹馆长表示兴大图书馆已拥有一流的建筑与一流的工作团队,每一项服务都要以读者的角度出发,真心诚意解决读者的需求,一定要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的服务热诚。詹馆长认为中兴大学图书馆的挑战,是来自校内外的期待,大家都期望有新气象、新作为。兴大图书馆有长久的历史与稳定的基础,是图书馆发展的利基,现阶段的重点是运用科技辅助管理,改善服务流程,提供全校师生更便捷之图书信息服务,为迈向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
一、人力资源成长
在人力资源成长上,要鼓励馆员不断学习进修,注入活水,互相砥砺,展现活力。攻读学位外,多看文献、听演讲、参加研习会、参访活动、或设立学习周活动—如各组之专书报告、学习报告、研习演讲活动…等都是学习的机会。图书馆较缺乏横向的互动与联络,宜组织扁平化,采任务编组,提供更多互动参与馆务决策的机会。在工作上,训练各组组长撰写计划—了解需求、分析整理、可行方案、预期效益…等。图书馆另一项挑战是人力资源的重整与提升:目前图书馆服务人力明显不足,且有人力断层—年经者多为非专业人员(占1/3),影响轮调,希望藉由组织重整、人员升迁之机会,拟将馆内工作流程、人力配置做更合理分配。
二、馆员新挑战
由于网络科技的兴起以及网络资源具备方便和实时的特性,直接冲击到图书馆的服务。尤其大学师生对图书馆服务要求很高,馆员正面临新挑战,应在知识、技能与服务态度不断成长。(1)知识即图书信息学科专长,馆员的基本功要非常扎实,如参考资源掌握应涵盖网络、数字、纸本之参考资源;信息征集应掌握出版市场及动态、并具备选书能力与书目信息的搜集汇整;编目则着重信息的组织与整理、编目质量的把关;还有电子资源的搜集、组织、整理、利用与推广等。(2)技能即计算机操作能力、信息搜寻的能力、数据post上网页的能力、网页的组织架构等。(3)服务态度即敬业,要尽力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确实服务每一位读者。
三、建立馆藏特色
图书馆将委请各领域专长的热心教师成立选书小组,协助建立优质馆藏。中兴大学现有34个系馆(馆藏约16.6万册),系所分馆的整合,需要学校支持人力、经费。现阶段目标,希望管理集中,例如由总图统一分编,将所有馆藏书目置于同一数据库,让读者能充分掌握正确之图书状态。兴大图书馆历史悠久,可建立特色馆藏,例如最具特色的农学馆藏;日据时代之毕业论文手稿;与台湾文史资源中心合作,建立重要的台湾文史馆藏资源。此外长青阅览室可配合读者群之需求,建立医疗、保健、食品营养等馆藏。
四、期刊与电子资源
期刊方面,应建立经费分配模式,确保核心期刊之经费,并逐年扩大核心期刊规模,确保优质期刊馆藏。由于许多电子期刊都以包裹(Package)方式订购,可能有重复性高,或是不符合馆藏政策,?需要照单全收,其实也是另一种图书馆重复付费的浪费。结合中部地区图书馆,在电子资源采购方式上再努力,争取更优惠的价格一直是图书馆努力的方向,以电子联盟共同采购,固然可以因为集体采购而降低价格,然而值得深思的是,透过联盟采购,也容易造成各馆购买相同的电子资源,而影响资源共享,这都是图书馆在力图转型以求追上时代潮流时,必须深切思考的议题。
五、系所合作
图书馆与图书信息研究所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如合作举办研讨会;请图资所学生支持图书馆之导览、海报制作…等。未来可结合研究与实务,合作较大型之研究计划。又可与其它系所合作建立特色馆藏,可提升馆藏质与量,如台文所之台湾文史资源中心、师培中心之教科书专区。图书馆还计划将学校重要的教学研究成果数字化,如博硕士论文回溯键档、植物系的标本…等。
图书馆新愿景
为配合学校研究教学发展之需,图书馆同仁集思广益,提出96-100学年度中程发展计划,建立图书馆的发展愿景。
一、整合系所图书期刊数据计划
配合新馆落成启用,整合全校各系所图书期刊数据,规划暨办理各图书室图书期刊回收作业,使本校教学研究资源更容易整合运用。
二、建立台湾文史数据中心计划
建立台湾文史特色馆藏,强化台湾文史数据的搜藏,使本校成为中部地区台湾文史图书数据中心。
三、扩增核心电子期刊计划
结合本校学科专家共同建立优质期刊馆藏,扩增电子期刊,满足师生教学研究需要。
四、特藏室管理营运计划
将日据时期之旧藏图书分批整理筛选、除虫熏蒸,并建立完整书目数据,让读者可透过网络查询,未来目标将朝数字化服务发展。
五、电子资源整合查询系统计划
建立整合查询系统,使读者可以透过单一整合检索界面检索馆藏资源,并进行动态连结全文,协助读者快速取得所需资料。
六、学位论文数字化回溯建档计划
将本校学位论文数据数字化,并回溯建档,使使用者不受时间与空间之限制,可实时检索本校学位论文数据。
七、数字参考服务计划
提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让使用者可透过电子邮件、网页窗体、文字或视讯实时在线交谈、共同浏览等数字化方式,与馆员互动,获得所需之咨询答案。
八、随选视讯系统(VOD)建置计划
建置随选视讯系统,配合教师教学需要提供课程教材,丰富学习资源,提升本校教学水平。
九、无线射频辨识管理系统(RFID)建置计划
建置无线射频辨识管理系统,以加速借还图书速度、节省人力,并提供使用者更有效率、精确的服务。
结语
中兴大学图书馆浴火重生、璀璨再现,全馆同仁散发着活泼的生命力。提升新视野、开创新观念,[创新]正是图书馆的发展主轴,我们期许图书馆不断扩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开展图书信息服务美好的未来。
引用本文:
丁樱桦.璀璨再现——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图书馆(图)[DB/OL].[2025-05-16].http://www.chinalibs.net/ArticleInfo.aspx?id=99942.
温馨提示:
如果您的作品引用了本文,请您发邮件(leisun@chinalibs.net )告诉我们,我们会给您一个小小的惊喜哟!
——【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